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怀孕后公司能否无故开除员工

最新修订 | 2024-06-25
105浏览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律师解析
当女性员工怀孕时,雇主无权不加任何解释地终止其就业关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女性劳动者的孕程、生产以及哺乳阶段,雇主不得以以下四个原因来解聘女工:
(1)由于疾病导致医疗期满后,患者无法胜任原本的工作内容,亦无法胜任由雇主另行安排的其他岗位。
(2)原有工作能力已无法承受该职位所带来的职责和压力,并且经过调整岗位后,仍然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
(3)由于外界环境的急剧变革,使得合作关系无法继续履行,且双方未能就劳动合同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4)在公司内部实行的大规模裁员计划中。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关系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88****382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215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8****52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73人选择咨询律师
311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怀孕后公司能否无故开除员工
一键咨询
  • 165****31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1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3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5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5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0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1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2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8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4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2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1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4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77****27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8****406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748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员工怀孕被开除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孕妇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向被开除的孕妇作出赔偿,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孕妇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确定,工作满1年的经济补偿金按一个月工资计算,工作6个月到1年的,则经济补偿金按照1个月工资计算。若是工作还不到6个月,则经济补偿金按照半个月工资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女员工怀孕被开除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孕妇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向被开除的孕妇作出赔偿,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孕妇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确定,工作满1年的经济补偿金按一个月工资计算,工作6个月到1年的,则经济补偿金按照1个月工资计算。若是工作还不到6个月,则经济补偿金按照半个月工资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开除怀孕女员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孕妇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向被开除的孕妇作出赔偿,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孕妇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确定,工作满1年的经济补偿金按一个月工资计算,工作6个月到1年的,则经济补偿金按照1个月工资计算。若是工作还不到6个月,则经济补偿金按照半个月工资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用人单位开除怀孕员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孕妇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向被开除的孕妇作出赔偿,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孕妇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确定,工作满1年的经济补偿金按一个月工资计算,工作6个月到1年的,则经济补偿金按照1个月工资计算。若是工作还不到6个月,则经济补偿金按照半个月工资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员工在试用期期间怀孕可以开除吗
在试用期内怀孕的女职工是不可以被辞退的。具体规定是,职工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还应支付生育津贴,生育费用。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