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帮信罪明知如何认定

最新修订 | 2024-09-04
1.1k浏览
律师解析
在对于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中的“明知”这一概念进行判定时,确实存在着某些复杂且严谨的标准需要遵循。
一般而言,我们会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来评估行为者是否具备“明知”的主观状态:首先,如果行为者在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明确告知之后,依然继续实施相关行为,那么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其次,如果行为者在接收到关于其涉嫌违法的举报后,未能履行法定的管理职责,那么也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再次,如果行为者所从事的交易价格或方式明显异于常理,那么同样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此外,如果行为者提供了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形式的技术支持与帮助,那么也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再者,如果行为者频繁采取诸如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手段,或者使用虚假身份以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那么也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最后,如果行为者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那么同样可以被视为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也能够充分证明行为者具有“明知”的主观状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一)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
(二)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
(三)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
(四)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
(五)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
(六)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
(七)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厉风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苏州134****44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48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892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42人选择咨询律师
35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帮信罪明知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175****4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1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7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2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6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4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7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7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8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3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0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1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6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8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0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7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180****183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438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975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销售假药如何认定明知?
不能仅以行为人是否承认明知为认定标准。对于行为人主观明知的界定,除其供述明知系假药这一情形外,还应包括应当知道是假药的主观认知状态,这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来综合判断认定。如实践中存在的“小渠道”购进药品,即向不具有正当资质的私人购买药品等情形,都应当认定为明知是假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商标侵权商品明知如何认定
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知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药店销售假药如何认定为明知?
药店销售假药认定为明知的是不能仅以行为人是否承认明知为认定标准。对于行为人主观明知的界定,除其供述明知系假药这一情形外,还应包括应当知道是假药的主观认知状态,这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来综合判断认定。如实践中存在的“小渠道”购进药品,即向不具有正当资质的私人购买药品等情形,都应当认定为明知是假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运输毒品罪主观明知是毒品如何认定
1、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2、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3、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4、体内藏匿毒品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拐骗儿童罪中明知的认定
“明知”表明行为人已经知道,属于犯罪故意范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解释中“应当知道”有时用于表示“明知”。如果行为人对犯罪行为作出“明知”供述,其供述与相关证据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那么可以判定行为人在主观上系明知。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无锡178****6061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0****432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460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34****222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2****130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77****679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