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恶意串通与欺诈的区别

最新修订 | 2024-02-29
4.5w浏览 4点赞
律师解析
恶意串通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81****655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466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735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8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7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恶意串通与欺诈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42****80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0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2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2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8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5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2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1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2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3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8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0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3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1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1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1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5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34****164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647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8****725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恶意串通与通谋虚伪的区别是什么
通谋虚伪与恶意串通并非同一概念,两者的主观因素不同,就通谋虚伪而言,并不意味着存在恶意,当事人的通谋虚伪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就恶意串通而言,当事人存在恶意为基本前提。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合同欺诈与诈骗区别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是否利用经济合同实施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合同纠纷往往是合同当事人具有一定的履约能力 担保,只是由于客观上的某些原因,虽经多方努力仍不能履行合同而使对方当事人遭受严重损失所产生的纠纷,造成纠纷的当事人并无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如何区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购房合同纠纷
[律师回复] 解析:
该范畴涵盖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其中便包含了房贷领域。
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向贷款人提出借款请求,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条件归还所借之款项及对应利息;
并且,该协议应以书面形式呈现,除非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
借款合同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借款类型、货币种类、使用目的、借款金额、利率标准、借款期限以及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
若借款合同中的任何一方未能履行其义务,即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此外,若金融类借款纠纷涉及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等刑事犯罪行为,那么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尤其是在信用卡透支方面,此类问题极易引发刑事犯罪,届时责任人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卡诈骗罪作为近年来频发的犯罪现象,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何区别
[律师回复]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存在着如下六大差异:
首先,有限责任公司被尊称为“人资两合公司”,这意味着其运营过程不仅仅是资本的结合,更体现了各股东之间的深厚信任关系,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可将其视为介于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一种形式;
反之,股份有限公司则完全属于资合公司的范畴,仅仅是由股东资本的组合而成,股东之间并无任何信任关系。
其次,有限责任公司对于股东人数有着明确的限制,规定为两人以上但不得超过五十人,然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却没有上限,只需确保不少于五名股东即可。
再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士转让出资时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得到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方可进行,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士转让出资则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自由转让。
此外,有限责任公司无法公开募集股份或发行股票,而股份有限公司则有权公开发行股票。
第四,有限责任公司无需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股东众多且流动性强,因此需要向社会公开其财务状况。
最后,股份有限公司区别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最显著特征在于:
其所有资本均被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需依据其所持有股份的比例来对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公司也需以其全部资本来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如上市公司便是典型的例子。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2、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3、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4、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5、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6、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不是合同诈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合同诈骗”这一概念,它主要指的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掩盖真相、设置陷阱等卑劣手段,从而从他人手中获取到财产的违法行为。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当在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方当事人采用了上述的欺诈手段来获取另一方的财产时,才可以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反之,若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并非如此,那么该行为便不能被视为合同诈骗。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有哪些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有哪些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属于道德沦丧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际上是一种不合乎伦理道德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行为。
它将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不幸的婚姻关系解体,甚至在严峻下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
这是因为“有配偶者”特指那些已建立正式婚姻关系之人,而“与他人同居”则是指这些已经缔结法定婚姻关系的人,在保持较长时间的公开或半公开状态下,与异性以非夫妻名义进行生活,或者在短暂但不稳定的情况下共同居住。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合法婚姻关系中无过失一方的权益。
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忠诚度对于维护婚姻关系的健康和和谐至关重要,然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恰恰是对这种忠诚度的背离,对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和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本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供应商送假货用了快一年是否构成欺诈
[律师回复] 解析:
确实并非如此。
贩售假冒商品并不被视为诈骗罪行。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明确规定,以出售假冒商品为手段所实施的行为并不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然而,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其可能会构成“生产与销售虚假伪劣产品罪”,如果销售此类商品的金额高达人民币50,000元及以上,便可以作为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
至于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方式,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的侵害对象并非仅仅限于骗取他人的非法利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