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预售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最新修订 | 2024-03-01
1.1w浏览 4点赞
律师解答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律师解析
对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向律师寻求帮助:1、协商。协商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2、调解。调解通常由各方互谅互让为原则进行。3、仲裁。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愿仲裁,则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而只能采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所以,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陈娜娜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南通177****887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919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1****365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17人选择咨询律师
59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预售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一键咨询
  • 175****1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6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3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2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8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8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6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7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1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5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7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156****804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369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650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处理商品房预售纠纷
应当坚持合同效力的原则。只要商品房预售合同依法成立,就应当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强调合同义务的履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合同当事人以建筑材料或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为由要求提高房价或降低房价的,法院不应当支持。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销售人员未完成业绩被开除是否合理合法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以销售业绩未能达到预期水平为理由,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
然而,若劳动者存在以下法定情形之一时,公司有权依照相关程序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但在此情况下,公司无权以业绩作为唯一甚至主要原因作出否定性的裁决,因为这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业绩不佳并不等同于无法胜任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能胜任工作”是指劳动者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或者无法达到同工种、同岗位其他劳动者所能达到的工作量。
即便劳动者无法完全履行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工作职责,或者被认定为无法胜任当前工作,用人单位仍应给予其适当的调整岗位或接受培训的机会。
只有在经过上述措施之后,劳动者仍然无法胜任现有工作,用人单位才可依法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怎样处理商品房预售纠纷
综合我国商品房预售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出的特点,需经多条路径全方位入手解决纠纷:1、以完善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为起点,通过全面统一裁判标准及规范运用交易习惯完善商品房预售及相关制度的立法。2、采取行政监管的方式,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规范商品房预售市场。3、建立健全相应的惩处机制。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
1、价格纠纷处理案件。此类纠纷应视具体情况加以解决。首先,应坚持合同效力原则。其次,应坚持情势变更原则。2、不能交付或不按期交付商品房纠纷案件。对于此类纠纷,应在坚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维护预购方的合法权益。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
强化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增强业务素质;健全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并认真实施;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控;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工程预付款纠纷怎么处理
在进行工程中需要提前签订合同,假如在支付工程预付款后,施工企业假如迟迟不开工,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的时候,可以采取逐渐支付的方式用来解决,或者扣减付款证书的金额。
10w+浏览
建设工程纠纷
顶部
陈娜娜律师
陈娜娜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