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还有自诉人起诉等情况的时候,公安部门、司法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执法机关根据他们自己的管辖范围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确认有犯罪事实而且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时,会将这种确立为刑事案件的活动称作立案。
对于立案材料的接受,无论是在哪个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都应当接受,然后再按照管辖范围的规定进行移交。并且要及时通知控告人和检举人。但是如果碰到了不在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但是必须马上处理的,该机关可以先采取紧急措施再进行移交。之后司法机关会对犯罪案件或者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对于立案的分类主要为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和民事诉讼案件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话,就会进行立案。立案以后,如果该案件是一般案件的话就交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进行侦查,是自诉案件的话就直接交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但是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犯罪事实,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不能进行立案。可以受理的行政执法机关会在七天之内进行立案,不能受理的也会在七天之内通知原告,并且会说明不能立案的原因。
但是立案也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司法机关才能进行受理。具体的立案条件主要有以下的这几个:
一是这个案件属于本机关的管辖范围之内,如果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内就要进行移交。
二是司法机关在审查提交的来源材料以后,包括控告或者自首等,要确认是否真的存在犯罪事实,再具体地根据犯罪的情节进行追究责任。
如果确认有严重的犯罪情节,那么司法机关将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情节较轻就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相应的也不会进行立案。所以当事人应该掌握足够的犯罪事实进行提交,司法机关才可能进行立案审查。同时对于民事诉讼立案也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是案件要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间接的利害关系是不能立案的。
第二是要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控告谁,还要有具体的诉讼理由,即原告为什么要控告,损害了自己的什么利益。
第三是要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之内,这样人民法院才能有权受理。但是如果犯罪已经超过诉讼期限或者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的,就不能再进行追究刑事责任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