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指群体吗?

最新修订 | 2024-02-26
浏览10w+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专家导读 名誉权不一定指群体,也包括个人。具体的侵犯名誉权的形式,包括通过侮辱的方式,对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进行毁损。并且主观意图当中是故意的,除此之外的话还可以通过诽谤的方式散布虚假事实。
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指群体吗?

一、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指群体吗?

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不一定指群体,也包括个人。具体侵犯名誉权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2、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定范围内的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内容引起名誉权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

二、被侵犯名誉权该怎么办

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现实生活当中,对于名誉权如果进行侵犯,肯定在主观当中是存在着故意捏造事实或者散布虚假的事实导致他人在社会当中的评价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可以通过向法院诉讼方式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并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2千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指群体吗?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4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7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64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2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0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名誉权指什么 什么是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名誉权,这是人格权中的一种。当然名誉不一定就是好的社会评价,也有可能是较低的社会评价。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当弱势群体与机动车相撞,弱势群体应该怎么
[律师回复] 合理照顾的原则,承担百分之五、行人有过错的,在处理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方面都有相关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财产损失的,承担百分之十,以人为本,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共同承担责任,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非机动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但是,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二)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 (四)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承担百分之八十,承担百分之四十;不足的部分;又如、老人: (一)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四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 (三)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行人没有过错的、精神病人等、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盲人;第四十五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未保护现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但是。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 (二)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如、财产损失的,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这些各省地方交通法规均有相关规定); (五)非机动车驾驶人: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故中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是指交通参与者中的行人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59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当弱势群体与机动车相撞,弱势群体有哪些特殊
[律师回复] 合理照顾的原则,承担百分之五、行人有过错的,在处理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方面都有相关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财产损失的,承担百分之十,以人为本,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共同承担责任,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非机动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但是,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二)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 (四)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承担百分之八十,承担百分之四十;不足的部分;又如、老人: (一)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四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 (三)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行人没有过错的、精神病人等、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盲人;第四十五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未保护现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但是。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 (二)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如、财产损失的,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这些各省地方交通法规均有相关规定); (五)非机动车驾驶人: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故中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是指交通参与者中的行人
当弱势群体与机动车相撞弱势群体有什么特殊待遇
[律师回复] 合理照顾的原则,承担百分之五、行人有过错的,在处理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方面都有相关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财产损失的,承担百分之十,以人为本,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共同承担责任,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非机动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但是,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二)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
(四)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承担百分之八十,承担百分之四十;不足的部分;又如、老人:
(一)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四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
(三)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行人没有过错的、精神病人等、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盲人;第四十五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未保护现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但是。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
(二)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如、财产损失的,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这些各省地方交通法规均有相关规定);
(五)非机动车驾驶人: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故中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是指交通参与者中的行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名誉权是指什么 什么是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名誉权,这是人格权中的一种。当然名誉不一定就是好的社会评价,也有可能是较低的社会评价。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民警接受群众报案应当怎样处理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警接受群众报案应当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警方在接到群众报警后,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结果。  相关法律条文: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六条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第一百六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并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必要时,应当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  第一百六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第一百六十九条公安机关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第一百七十条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应当为其保守秘密,并在材料中注明。  第一百七十一条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  对于在审查中发现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的,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初查。  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第一百七十二条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第一百七十三条经过审查,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  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依法调取公安机关已经收集的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移交。  第一百七十四条经过审查,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名誉权和姓名权指什么?
名誉权指的就是人格权的一种,就是属于公民或者是法人自身存在的一种价值而所拥有的合法权利;而对于姓名权就是指自己享有决定还有使用,以及改变自己姓名的一种权利,这两种权利都不容他人破坏。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人家在微信群侵犯我名誉,怎么维护
[律师回复] 袁兴军,安徽金亚太律所道路交通部主任,前资深刑警、事故民警、法制民警,悉心提供专业解答:
可能涉嫌违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所以,建议谨言慎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且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微信群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
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此外,公民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可以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家具业有哪些消费群体,确定消费群体,分析消费群体的特点及个性化需求
[律师回复]  女性在家具涂料市场中愈占主动权    据我国人口普查统计,女性占我国人口的48.7%,其中消费能力较强、对消费影响较大的20-50岁中青年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同时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行为中,女性往往充当家庭的“首席采购官”角色。尤其是在家居建材等消费品等环节中,是由妻子担当主角的。    女性的世界无一不与色彩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在家具的选择上,更是各有所好。都市女孩心仪时尚,崇尚色彩,有着天然的浪漫气质。而中年女性则更喜欢平和的中性暖色,当然也有偏好中性冷色一族的。年纪稍大的女性就偏好浅色的亮丽而明快,如白橡、白枫、浅核桃、淡紫、淡粉、淡黄、水绿等等。她们还喜欢在家中“统一”的色谱中安排一个反差较强烈的亮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涂料产品都把视角对准了女性消费者市场。充满浪漫色彩的女性主义涂料正是时下涂料流行色彩的热点。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涂料流行的粉色、粉蓝色、粉绿色,这些带有透明感觉和糖果感觉的色彩在女性涂料消费者中流行开来。这种甜蜜的温馨的墙面色彩为家人营造一个甜蜜的生活氛围,带来一天工作、学习后的放松。    男性在家具涂料市场作用有待发掘    问身边的男性友人,最喜好的颜色有哪些大多数的答案无非是黑色,木板灰等之类的经典色。男性的喜好催生出了男性风格的家具。家具涂料的选择则不谋而合地以黑色、棕色为主。家具线条刚硬、造型颇具“酷”感,让人感觉到它的粗犷之美,而紫罗红、青铜色、花岗岩黄的涂料用色,又赋予家具柔和之美。但是专业的出售男性家具的市场仍寥寥无几。更别提研发专门为男性家具使用的涂料。真正深入家具市场,我们会发现活跃的依旧是女性同胞,她们津津乐道于挑选家具款式、关注于家具表面使用的涂料是否环保等。    其实,早期的家装与家具行业一直把目标顾客群体定位于男性,而女性是被忽视的一方。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男人渐渐远离了家庭装修的世界,反而是女人开始活跃于家装的市场。大部分网友(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家庭装修中男女地位应该一样,“凡事都要商量着办”,男性话语权也是很重要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名誉权是指的什么意思?
名誉权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名誉权,这是人格权中的一种。当然名誉不一定就是好的社会评价,也有可能是较低的社会评价。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隔壁二狗子借了我1万元钱,然后约定好了啥时候还。结果迟迟不还。等到我想起来起诉的时候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了,然后二狗子也没提过期了这个事,乖乖地按照法院判决还了钱和利息。结果最近他跑来跟我说我这是不当得利。我想问下:不当得利的请求权具体是指什么?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一、给付不当得利
  通说认为,由于给付行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因此可以推论因给付行为而产生的要求返还不当利益请权得。给付,是大陆法系债中的概念,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这里所说的给付是利益予,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目的积极主动使他人利益增加行为。给付可以法律,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
  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的,如果当事人缺少为给付行目的,就会构成没有法律上原因,由此而产生受益取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
  利益构成不当得,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给付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设立的目就在于保护做出给付行为人,使之有向无原因受益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1.基于受益者的行为
  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
  
(1)无权处分他人之物。
  
(2)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3)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之物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为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
  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对债权的准占有人(债权凭证持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到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
  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
  
5.基于事件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59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名誉权指群体吗?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