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个别劳动时间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升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
4、个别劳动时间生产率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个别劳动时间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6、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首先要知道两个前提:一是理解商品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明确单位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变。
我们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价值量”,推出“单位劳动时间内人们的劳动量不变”,也就是“单位劳动时间内,人们不管制造了多少使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人类耗费的脑力和体力)未发生变化”。
通俗来讲1小时(单位劳动时间)内,不管生产了多少双鞋(使用价值),工人所耗费的体力和脑力(价值)是不变。
现在再回到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生产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就是工人生产鞋的能力呀)。
两个测量标准(①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②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还是用做鞋这个案例来解释:第一个月:工人用1小时生产了10双鞋,平均每双鞋6分钟。第二个月:工人用1小时生产了30双鞋,平均每双鞋2分钟。从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鞋子数量增加了,平均每双鞋生产的时间降低了,也就是说工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
翻译成经济学语言,不就是:单位劳动时间不变,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劳动时间不变,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生产率增加。
即: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增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由此得出,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