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地域管辖原则是什么?
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有利于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迅速查明案情,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有利于传唤被告出庭应诉;有利于采取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如果被告败诉,还有利于执行;同时,还可以防止原告滥用诉权,给被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司法实践中,公民在其户籍迁出后,迁入异地之前,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的,仍然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其住所地。
《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被告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形式,又没有办事机构,则应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管辖法院的具体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8条 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10条 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11条第2款 双方当事人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12条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的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各地司法资源都是有限的,故此人民法院一般只能审理有管辖权的纠纷案件。为了使得公民能够更快的确定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相关民事法律规范之中,明确规定了案件的管辖原则。正确的选择管辖法院,可以节省处理纠纷的时间,若是并不能确定管辖法院的,在纠纷发生之后,可以聘请律师处理诉讼事宜。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