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是多少

最新修订 | 2024-08-09
浏览10w+
占永杰律师
占永杰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95人
专家导读 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但已满十二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是多少

1、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但已满十二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3、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不论犯何罪,都应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我国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因此作为监护人的我们应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监护不当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3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7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是多少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2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1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划分
刑事责任年龄划分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通常,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需承担法律责任,因其尚未具备完全辨别是非的能力。但14至16周岁间犯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纵火等,仍需担责。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违法犯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按照本法第17条的规定,行为人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概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任何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以周岁计算,即以过了周岁生日第二天起算;犯罪行为有持续或连续状态的,就以行为状态结束之时行为人的实际年龄来确定;跨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应区别不同年龄段,分别确定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本法对几种特别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特殊规定:1.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本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本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同条第3款又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本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本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所指又聋又哑的人,是指既聋且哑的人;这里所指盲人是指双目失明的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6减轻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
14岁以下者不负刑事责任。14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理。75岁及以上的犯罪嫌疑人,无论罪行如何,均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过失犯罪者需依法另行定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t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控制自己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体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内容,如果缺乏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在于:年龄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年龄,是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标志。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是具备故意、过失的前提。t  可是人并非天生就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的接受知识教育诸方面的逐渐累积而增长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心智日趋成熟,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才能要求其负刑事责任。而作为以年龄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类人,虽然达到了刑法规定应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可是因其智力发育有缺陷和精神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具有一个正常人的心智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所以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治疗。我国刑法还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表明间歇性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的时候,如果其精神正常,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那么就应当认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反,如果在其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病发作的,无论造多么严重的后果,都不因负刑事责任,而且,判断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为标准,而不以事后在立案、侦查、审判乃至执行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为标准。t  总之,达到一定的年龄,是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而已达到了法定年龄,却因为精神状况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只是达到法定年龄却又没有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他们可以通过治疗而恢复健康,重新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未成年,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育和知识的积累,在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后,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多少年龄要负刑事责任?
已经满十二周岁的公民,若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足十六周岁的公民,只有实施了特定的犯罪行为,才有可能会被判处承担刑事责任。公民若已经年满十六周岁,那么可以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国公民行使民事权利能力的年龄和年龄是多少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为你推荐】解除劳动合同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定金能退吗效力待定合同违约金怎么算转租合同民事权利能力我国每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享有的,而这项能力的可行使时间是多久相信也成为了困扰大家的问题,接下来由为大家提供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年龄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更好地使用此项权利。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一、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年龄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通俗来说,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和“能不能”的问题。前者是说有没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后者是说能不能行使权利并承担义务。明白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另外,两者的区别还有
1,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就享有,其精神状态在所不问。后者不是——10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18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8岁以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事权利能力直至死亡才消灭,民事行为能力则可能由于丧失辨认能力而丧失,如精神病患者就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权利能力分类
1、物权,就是对财产的有效处理权利,楼上的财产权可通用,故不重复。
2、债权和抵押权对立,也都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故不可忽略。
3、遗产继承权,众所周知,故不复述。
4、知识产权,也广为人知的,但是它的层面很广,包括个人知识,著作权,发现权,商业上的各种权利等等。
5、就是切身相关的人身权了。法律保障作为公民和自然人的体格之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就自身的意愿才可以处理身体。
四、民事权利能力法律特征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比较两者,可以清楚地认识与理解民事权利能力的基本法律特征: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的。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则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取得利益的可能性。
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直接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如上所述,民事权利能力是我们中国公民从出生开始就享有的,而可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年龄也是比较短暂,在正确,科学地了解这项能力后,相信大家也会更加珍惜,毕竟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这项能力,以及我们为之行使能力的国家的发展是无限的,正确地行使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养育我们中国公民的国家负责。
结婚年龄到了,但未满法定结婚年龄,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1、婚姻关系无效
首先,相信大家都知道,未到法定婚姻年龄就结婚是不可以领取结婚证的。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符合了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后,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
2、不享受法律上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男女双方之间不具有夫妻之间的扶养、忠实等法定义务。同时,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男女双方之间也不享有夫妻之间的互相继承遗产、在对方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担任监护等权利,属于同居关系。
3、解除关系不予受理
离婚途径包括两种即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但是我国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不予受理。
4、解除关系后财产和子女的处理
对于财产分割问题,我国《婚姻法》第12条做了原则性规定,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父母对所生的子女都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负担孩子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等成长所需费用,直到其生活为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如下:如果是已满16周岁的,那么就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或者是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那么就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是未满十二周岁的,就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具体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的回答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责任能力与年龄有没有关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控制自己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体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内容,如果缺乏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在于:年龄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年龄,是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标志。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是具备故意、过失的前提。  可是人并非天生就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的接受知识教育诸方面的逐渐累积而增长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心智日趋成熟,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才能要求其负刑事责任。而作为以年龄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类人,虽然达到了刑法规定应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可是因其智力发育有缺陷和精神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具有一个正常人的心智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所以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治疗。我国刑法还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表明间歇性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的时候,如果其精神正常,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那么就应当认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反,如果在其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病发作的,无论造多么严重的后果,都不因负刑事责任,而且,判断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为标准,而不以事后在立案、侦查、审判乃至执行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为标准。  总之,达到一定的年龄,是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而已达到了法定年龄,却因为精神状况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只是达到法定年龄却又没有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他们可以通过治疗而恢复健康,重新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未成年,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育和知识的积累,在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后,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47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事责任能力与年龄有什么关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t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控制自己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体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内容,如果缺乏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在于:年龄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年龄,是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标志。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是具备故意、过失的前提。t  可是人并非天生就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的接受知识教育诸方面的逐渐累积而增长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心智日趋成熟,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才能要求其负刑事责任。而作为以年龄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类人,虽然达到了刑法规定应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可是因其智力发育有缺陷和精神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具有一个正常人的心智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所以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治疗。我国刑法还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表明间歇性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的时候,如果其精神正常,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那么就应当认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反,如果在其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病发作的,无论造多么严重的后果,都不因负刑事责任,而且,判断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为标准,而不以事后在立案、侦查、审判乃至执行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为标准。t  总之,达到一定的年龄,是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而已达到了法定年龄,却因为精神状况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只是达到法定年龄却又没有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他们可以通过治疗而恢复健康,重新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未成年,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育和知识的积累,在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后,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
未成年犯罪者,若未满十四岁,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政府会要求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采取矫治教育措施。对于十二岁及以上、实施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才可追究刑责。十四至十六岁犯罪者,若犯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抢劫等,需承担刑事责任。十六岁及以上犯罪者,无论罪行如何,均须承担刑事责任并接受刑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责任年龄从哪天计算,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划分?
[律师回复]
一、刑事责任年龄从哪天计算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与完全负刑事责任三个年龄阶段;其中不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对此,我国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阶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实足年龄即周岁。周岁计算方法为:
1、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2、周岁以12个月计算,每满12个月即为一周岁;
3、每满12个月即满1周岁应以日计算,从生日第2天起计算。
二、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划分我国刑法典关于刑事行为能力年龄阶段的划分采用三分制:
一,不满14周岁的人,处于完全无刑事行为能力阶段;不对任何刑事罪行负责;
二,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处于相对刑事行为能力阶段,只对自己实施的一些严重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年满16周岁的人,处于完全刑事行为能力阶段,对自己实施的、刑法规定的一切故意或过失危害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判定依据是人的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有无、强弱。法律上认为,是否年满14周岁是这种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有与无的界限;16周岁是这种能力由弱转强的分水岭。当然,法律对1
4、16周岁的确定是一种立法技巧,是法律拟制。不是每一个人到了16周岁都必定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不是每一个未满14周岁的人都必然不具有这种能力。法律的规定本身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具体普遍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任何的临界都只是拟定的,1
4、16周岁虽然是明确的规定,但其实质却是抽象的体现。法律将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阶段,是基于一种操作性和适用性的考量。我国民法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有的规定与刑法相比是类似的:
一,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阶段;
二,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处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阶段;
三,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处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阶段。民法设立这样的民事行为制度,目的有二:
1、保护意思能力薄弱、社会经验欠缺的人;
2、维护交易秩序。通过对刑法,民法关于行为能力年龄划定上的简析,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采取三分制形式,在无行为能力与完全行为能力之间存在一个相对行为能力阶段。它们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结为相对行为能力阶段的起点与终结点不同,阶段跨越的年龄跨度不同。刑法中相对刑事行为能力阶段的始点与终点为14岁与16岁,中间跨度仅为2年;民法中相对民事行为能力阶段的始点与终点则为10岁与18岁,中间跨度为8年。何以两者有这样的差别呢,为何不作统一化规定呢。这里试作这样的分析:刑法与民法分属于不同的法律领域。刑法是公法范畴的部门法,民法是私法范畴的部门法。两者的调整对象的性质也不相同。刑法调整的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公权力的关系。一方面,被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个人的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刑事行为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是相一致的,刑事行为能力的具有界定在哪个年龄段,就意味着刑罚在哪个岁数的人群中可以开始适用。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其心智发育是不完全而且是脆弱的,宜用教育方式而非惩罚性行为。故任何刑罚的适用都应该是谨慎的。所以,刑法上对行为人意志能力方面的起点要求要高一些。这样的考虑是利于行为人一方的。当然,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顾及社会利益的平衡。由此,法律将完全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在16岁,压缩了相对刑事行为能力的跨度,从而加大了国家公权力介入的力度。一高一低便实现了利益的平衡。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47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范围,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
[律师回复] (一)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行为人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概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任何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以周岁计算,即以过了周岁生日第二天起算犯罪行为有持续或连续状态的,就以行为状态结束之时行为人的实际年龄来确定跨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应区别不同年龄段,分别确定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对几种特别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特殊规定: 1.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同条第3款又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所指又聋又哑的人,是指既聋且哑的人这里所指盲人是指双目失明的人。
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问题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控制自己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体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内容,如果缺乏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在于:年龄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年龄,是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标志。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是具备故意、过失的前提。  可是人并非天生就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的接受知识教育诸方面的逐渐累积而增长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心智日趋成熟,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才能要求其负刑事责任。而作为以年龄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类人,虽然达到了刑法规定应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可是因其智力发育有缺陷和精神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具有一个正常人的心智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所以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治疗。我国刑法还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表明间歇性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的时候,如果其精神正常,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那么就应当认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反,如果在其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病发作的,无论造多么严重的后果,都不因负刑事责任,而且,判断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为标准,而不以事后在立案、侦查、审判乃至执行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为标准。  总之,达到一定的年龄,是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而已达到了法定年龄,却因为精神状况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只是达到法定年龄却又没有刑事责任的一个例外。他们可以通过治疗而恢复健康,重新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未成年,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育和知识的积累,在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后,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是多少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