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预备刑事责任不一定可以不用承担,这是由于除了免于处罚外,预备犯还有可能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预备具有的特征:
1、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即已经实施了准备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犯意表示。
2、犯罪行为必须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如果犯罪行为没有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则构成其他犯罪形态。
3、犯罪行为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为人以内的原因停止犯罪,则是犯罪中止。
欲实施犯罪行为的公民,可能会让犯罪活动更为顺利,故此会在具体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先准备犯罪工具、或者是先为实施犯罪行为创造条件。从法律角度上来将,这个做准备的阶段,就是犯罪预备阶段。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