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监护人关系?
允许解除监护关系的情况有:
1、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或监护人、被监护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自动解除他们之间的监护关系,无须进行某种解除监护关系的法律形式。
但是对于解除原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关系,则应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方可撤销其监护;
2、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监护人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的,或者侵害被监护人人身及合法权益的,则应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单位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程序,撤销原监护人,重新指定监护人。
二、监护人的相关规定
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维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产业的法律制度。约束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却短缺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自主参与”民事活动。所以,为了完成民事权利能力对等,就需要对民事行为能力短缺施行救助。监护就是这样一种对民事行为能力短缺者的救助制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约束民事行为能力人经过监护人得以直接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监护人的责任可概括为下列各项:
1.维护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
2.办理被监护人的产业
3.署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4.对被监护人形成别人危害承当民事责任
监护人依法实行监护的权力,受法令维护。
监护人不实行监护责任或许损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当责任;给被监护人形成产业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能够依据有关人员或许有关单位的请求,吊销监护人的资历。
我国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无论是刑事法律还是民事法律,在每个条文中都透露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因此监护人需要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