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言论在微博转发过多少算造谣

最新修订 | 2024-09-20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只要在微博上发表不实言论,并且已经扰乱公共秩序就算造谣,造谣跟诽谤还是有区别的,造谣跟当事人的不实言论被转发的次数并无直接关系,对于造谣者,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处5~10日不等治安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行政罚款。
不实言论在微博转发过多少算造谣

一、不实言论在微博转发过多少算造谣?

在微博发表不实言论扰乱公共秩序的就算造谣,和转发次数无关。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造谣的刑事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在微博造谣的违法行为人来讲,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言行不算造谣,对公安机关治安拘留处罚有争议的,有权利委托律师处理,除了律师被拘留后,家属也可以会见违法行为人

三、造谣的入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二)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三)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六)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综上所述,在微博上发表不实言论,并不是说该不实言论必须被转发过多少次才算造谣,如果造谣行为针对的是某个特定的受害人,发表不实言论故意诽谤他人的话,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6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7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实言论在微博转发过多少算造谣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4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7****4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2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微博上发布造谣言论如何报警?
微博上发布造谣言论就可以直接收集证据,到当地的派出所报案处理;一般只要证据齐全那么就可以立案处理;造谣者如果造成的情节是属于比较严重的,那么就可以按诽谤罪来进行合理处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造谣言论造谣扰乱军心罪怎么量刑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377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加重处罚事由 犯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是指因故意提供虚假敌情导致作战部署作重大调整的;造成我方人员重大伤亡的;造成特别重要的或者多件重要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和多处重要军事设施毁损的;致战斗、战役失利的等。 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武装部队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和其他参加的武装力量。敌情是指敌人的军事情况,包括敌军的作战计划、军事布防、部队组成、军种、番号、武器装备、军事设置、作战意图、军事行动等一切与作战有关的情况。 一、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才能构成本罪。这就是说,战时乃是构成本罪在时间上的必备要件。不在战时而在平时,即使有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受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二、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所谓提供,是指采取各种方法将虚假的敌情告知武装部队,以让其知道。既包括书面的,又包括口头的;既可以当面提供,又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或由第三人代为转告而不当面提供。既可以是主动提供,也可以是武装部队向其询问时而予以提供。不论方式如何,只要提供的属虚假敌情,即可构成本罪。所谓敌情,是指与我为敌的一方的一切有关信息情报,主要是军事情报,但不限于军事情报。 三、造成严重后果,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造成严重后果,是指因提供虚假敌情而扰乱了部队的作战部署,干扰了部队的军事行动,破坏了指挥人员的作战计划和安排等 。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微博造谣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微博造谣怎么处罚  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  【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  【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条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微博造谣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发布相关言论在微博怎样算是造谣
在微博上发布虚假信息并进行传播的行为属于造谣,因造谣被追究法律责任,通常是因为当事人发布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或者发布虚假信息对特定的受害人进行诽谤,造谣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刑事犯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1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微博里造谣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微博上造谣的话,会怎样?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将不实言论发表在微博怎样判定造谣
在微博造谣的判定标准是,当事人把个人想象的一些不存在的事实发表在微博平台上,并且大肆进行散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在网络平台上造谣的违法行为人,可处5~10日不等治安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你好。 因为微博言论被警察喊了,会被拘留吗。
[律师回复] 该院法官介绍,这类案件主要特点是:侵权博主均较年轻,对微博言论的后果无客观认识,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另外,此类案件双方多存恩怨,博主大多因不当的方式构成了侵权。
法官发现,微博侵权确认中存在以下困难:
涉及微博的侵权行为取证较难。微博不要求使用人必须用真实姓名,网名可随意使用甚至可经常变换,故要取证证明某一网名的使用者是现实中的某人有相当难度。另外,微博言论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于网络服务器中,使用者一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从而删除该数据,这些数据一经删除即不可恢复。这种情况下,侵权行为人可能在实施侵权行为并达到损害后果后即将其言论删除,使法院或律师难以取证证明其侵害行为的存在,从而逃避法律追究。
微博侵权范围较难估量。微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微博中的内容能快速在网上传播,评论、转发等功能也使微博内容呈点面扩散,一般来说,侵权范围很难估量。
法官建议,人们在使用微博时要尽可能谨慎,避免出现因不小心转发而发生的侵权行为。如名誉权或肖像权遭受侵犯,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微博是一个公共平台,在其中发帖,应注意言辞,不得宣扬他人隐私、丑化他人人格、使用侮辱诽谤方式损害他人名誉,上述行为造成一定影响的,就涉嫌侵犯公民名誉权。
网络服务提供者也有义务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博主利用微博平台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侵权者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范春郁王厤瀞。
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怎么举报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微博造谣有什么后果具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民事责任】即如果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谎报险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在微博评论怎么算造谣?
在微博评论时,如果构成了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的,就构成了造谣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构成了诽谤罪,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我的同学在微博上发布言论被传唤 ,传唤一般都是在公安立案时才可行使的权利,所以有些疑问想问问在微博上发布言论被传唤的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第九十二条:对于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1、刑事传唤的对象是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传唤后必须使用讯问笔录、而不能使用询问笔录。对证人或不明确是犯罪嫌疑人的不能适用刑事传唤。
2、刑事传唤不能异地进行。但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是指户籍地、经常居住地。
3、传唤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
一、刑事传唤有没有强制力?
《刑事诉讼法》关于传唤的规定是在措施类,而不在强制措施类。所以刑事传唤不是强制措施,不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效力,刑事传唤不具有强制力。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4条,传唤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出示《传唤通知书》和侦查人员的工作证件。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在《传唤通知书》上填写到案时间。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6条第3款,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嫌疑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传唤的,公安机关可以强制传唤。
有没有强制力正是刑事传唤与行政传唤的一个本质区别。行政案件中没有太多的其他强制措施,但办理刑事案件程序中有拘传、拘留等较多可供选用的强制措施,没有必要再赋予刑事传唤强制力。
犯罪嫌疑人拒绝在传唤通知书上签字时,公安机关是不可以采用注明的方式解决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定》第174条,犯罪嫌疑人拒绝在《传唤通知书》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时,公安机关才可以采用注明的方式,并没有规定当犯罪嫌疑人拒绝在《传唤通知书》上签名时可以采用注明的方式。拒绝签字表明拒绝到案,刑事传唤失败,公安机关必须采取其他措施。
通过上面关于在微博上发布言论被传唤的依据是什么问题的解答,相信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你!
我的一位朋友因为网络谣传的流言而被躺枪,造成了身心的巨大伤害,那么在谣言已经中伤了他人的情况下,造谣者网传谣言判几年?
[律师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
◎要点速读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
☆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重点释疑
转发量系实证研究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出台司法解释目的是结合新型犯罪方式的特点,对刑法相关条文的法律适用依法进行解释,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惩治相关犯罪提供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鉴于此,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法律规制原则,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这部司法解释。孙军工表示,设置转发量,是考虑到转发信息会造成多人浏览该转发信息的后果,对于数字的确定,是经过实证研究和专业论证而确定的。
司法解释对利用网络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实施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认定,严厉打击信息网络共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我的一位朋友因为网络谣传的流言而被躺枪,造成了身心的巨大伤害,那么在谣言已经中伤了他人的情况下,造谣者网传谣言判几年?
[律师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
◎要点速读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
☆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重点释疑
转发量系实证研究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出台司法解释目的是结合新型犯罪方式的特点,对刑法相关条文的法律适用依法进行解释,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惩治相关犯罪提供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鉴于此,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法律规制原则,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这部司法解释。孙军工表示,设置转发量,是考虑到转发信息会造成多人浏览该转发信息的后果,对于数字的确定,是经过实证研究和专业论证而确定的。
司法解释对利用网络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实施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认定,严厉打击信息网络共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微博评论多少条算造谣?
微博评论多少条算造谣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微博评论时如果构成了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的,就构成了造谣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构成了诽谤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我们家有一个亲戚是做记者的,前段时间在网上发布了某个明星的不良言论,现在被起诉了,发布造谣的不良言论判多少年的徒刑
[律师回复]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不实言论在微博转发过多少算造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