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最新修订 | 2024-03-04
浏览10w+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8人
专家导读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投敌叛国以及通过间谍等手段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等三类罪名,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各类罪名具有明确的认定依据和处罚标准,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罪名成立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符合法律规定还会并处没收财产。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一、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上述12个罪名可分为3类:

(一)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罪。包括前7个罪名。

(二)叛变、叛逃罪。包括投敌叛变罪、叛逃罪2个罪名。

(三)间谍、资敌罪。包括最后3个罪名。

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各种具体罪名则各有其具体构成要件和特征。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是中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因此,刑法分则在第一章就对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了规定。

最高法院要求,各级法院要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严惩杀人、抢劫、爆炸、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刑事犯罪,严惩编造散布虚假恐怖信息、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死刑、没收财产的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怎样认定危害国家安全罪?

(1)本章共有12个罪名。他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二是国体与政体的安全;三是国家治理机能与作用。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方式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本章犯罪均为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构成犯罪的既遂,不要求一定发生犯罪结果。在客观方面有些犯罪还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叛逃罪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资敌罪要求在战时方可以构成犯罪。就行为方式而言,本章犯罪只能由作为的方式构成,不作为不构成本章犯罪。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叛逃罪的含义的理解。

(3)本章犯罪主体个别为身份犯,多数犯罪并未对主体作特殊的身份上的要求,但从行为的特质分析,实际上并非普通人可以构成,故要做具体分析。少数特殊主体的犯罪有:背叛国家罪,其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并非一般人可以构成的犯罪主体有: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罪。

(4)本罪主观方面均为直接故意。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如行为人明知自己提供的情报可能是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注意从认识因素上看,这里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从意志因素看这样做了,行为人即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放任的是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不是自己行为的继续实施。主观上是直接故意或者是间接故意,与行为人是否是作为没有什么联系,行为人直接追求损害结果发生的就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又不计后果的情形下,从而触犯了另一个罪名。

三、危害国家安全罪特征有哪些?

1、侵犯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这种权力是国家本身固有的最高权力,也是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权力,他是不可分割、不可让与和不从属于外来干涉和意志的权力;是国家领土完整、国家政治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侵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性质最严重的犯罪。

2、客观上具有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与外国勾结或者与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勾结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充当叛徒、内奸,达到内外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目的。

3、实施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不构成背叛国家罪,但他们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的共犯。一般而言,构成背叛国家罪的是有一定职务、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人,在特定情况下,普通身份公民亦可以成为背叛国家罪的主体。

4、实施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背叛国家罪,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综上所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立法目的是用于保护合法权益和保护人权,但是一旦存在公民作出危害国家安全利益的行为事件,同样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视犯罪情节轻重最高可判处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的判罚决定。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4.3千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9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2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6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5****8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叛逃罪、间谍资敌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暴乱罪,情报罪投敌叛变罪等其他12个罪名。这12种罪名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不同的量刑标准是不同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  

1)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  

2)扰乱铁路运输指挥调度机构以及车站、列车的正常秩序;  

3)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遗弃障碍物;  

4)击打列车;  

5)擅自移动铁路线路上的机车车辆,或者擅自开启列车车门、违规操纵列车紧急制动设备;  

6)拆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标桩、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7)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或者在未设道口、人行过道的铁路线路上通过;  

8)擅自进入铁路线路封闭区域或者在未设置行人通道的铁路桥梁、隧道通行;  

9)擅自开启、关闭列车的货车阀、盖或者破坏施封状态;  

10)擅自开启列车中的集装箱箱门,破坏箱体、阀、盖或者施封状态;  (11)擅自松动、拆解、移动列车中的货物装载加固材料、装置和设备;  (12)钻车、扒车、跳车;  (13)从列车上抛扔杂物;  (14)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  (15)强行登乘或者以拒绝下车等方式强占列车;  (16)冲击、堵塞、占用进出站通道或者候车区、站台。
违反国家关于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包括
[律师回复] 为了防范危害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这里规定的“制造”,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私自以各种方法生产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买卖”,是指行为人非法购买或者出售危险物质的行为。“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危险物质而为其存放的行为。“携带”,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随身携带上述危险物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使用”,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使用危险物质的行为。“提供”,主要是指非法出借、进出口或者赠与危险物质的行为。“处置”,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将危险物质焚烧和使用其他改变危险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或者将危险物质置于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等活动。 应当指出的是,违反国家关于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才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该行为危及公共安全的,即有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现实危险性,则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按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危险物质罪、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以及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规定定罪处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行医的危害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非法行医的危害包括哪些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错诊加重患者病情。有些非法行医者不懂装懂,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2:造成疾病传播。一些黑诊所在根本不具备消毒条件的情况下,非法开展美容手术、人流手术,消毒不彻底让群众染了性病;一些牙科诊所,不仅钻头等工具不消毒,甚至将一次性医疗器械反复使用,群众牙拔了却患上了乙肝,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案例。
3:滥用抗生素或激素。为了赚钱,抗生素在黑诊所中被滥用。为了提高疗效,不该用的激素也用上了,甚至加大剂量。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将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给身体造成很多副作用。
4: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本没有乙肝,却被检查出了乙肝;本没有性病,却被诊断为性病……黑诊所为了骗取钱财,或者夸大病情,或者编造疾病,使患者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5:使用假劣医疗器械和药品。黑诊所为了降低成本,购进的廉价劣质卫生材料既无国家批准文号又无质量安全保证,甚至自制卫生材料。药品中也不乏假药、劣药和过期失效的药品。
6:乱丢医疗废物传播疾病。医疗废物常被当作生活垃圾丢掉,而没有经过专业处理,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周围人群健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当前64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法的危害行为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客观活动。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
  
(一)作为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止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刑法中,绝大部分犯罪一般情况下通常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故意罪、放火罪等;许多犯罪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如抢劫罪、盗窃罪、罪等。刑法意义上的作为一般并不仅指一个单独的举动,而通常是由人的一系列举动所组成。如抢劫行为由接近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劫取财物等动作组成。作为不仅反映利用自己身体实施的积极举动,还包括利用他人、利用物质工具、利用动物乃至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举动。如教唆幼童偷窃他人财物、使用剧毒物、训练恶咬人、决水破坏农田等。
  
(二)
  ,即消极的行为,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的犯罪只能由构成,如遗弃罪,这种犯罪称为纯正犯;还有的犯罪虽然通常情况下由作为形式实施,但也可以由形式实施,这种情况下构成的犯罪称为不纯正犯。需要注意的是,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犯的构成。如行为人把年幼子女带至深山老林然后予以抛弃以逃避抚养义务,这仍属于犯而非作为犯。
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判刑标准,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有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缓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9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的行动,包括
[律师回复] 为了防范危害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这里规定的“制造”,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私自以各种方法生产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买卖”,是指行为人非法购买或者出售危险物质的行为。“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危险物质而为其存放的行为。“携带”,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随身携带上述危险物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使用”,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使用危险物质的行为。“提供”,主要是指非法出借、进出口或者赠与危险物质的行为。“处置”,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将危险物质焚烧和使用其他改变危险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或者将危险物质置于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等活动。 应当指出的是,违反国家关于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才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该行为危及公共安全的,即有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现实危险性,则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按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危险物质罪、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以及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规定定罪处刑。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4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缓刑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缓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缓刑标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吗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需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例如,有的虽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但根据其具体情节和为了教育其本人,预防其再犯罪,有必要付诸执行的,不能缓刑.或者本人虽有悔改表现,但判刑较重也不应当适用缓刑.此外,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二、适用于缓刑的情形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注意: (1)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综上所述,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并不适用。缓刑是犯罪人员虽然有犯罪行为,但由于情节较轻而无需在中服刑的一种措施,缓刑的前提条件是犯罪人员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但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人员的行为对国家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所以无论被判几年,犯罪人员都不适用于缓刑。
危害国家安全罪可以缓刑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吗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需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例如,有的虽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但根据其具体情节和为了教育其本人,预防其再犯罪,有必要付诸执行的,不能缓刑.或者本人虽有悔改表现,但判刑较重也不应当适用缓刑.此外,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二、适用于缓刑的情形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注意: (1)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综上所述,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并不适用。缓刑是犯罪人员虽然有犯罪行为,但由于情节较轻而无需在中服刑的一种措施,缓刑的前提条件是犯罪人员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但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人员的行为对国家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所以无论被判几年,犯罪人员都不适用于缓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什么罪名?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什么罪名?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是否适用?
[律师回复] 对于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是否适用?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缓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9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什么罪名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什么罪名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怎么认定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缓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是否适用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吗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需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例如,有的虽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但根据其具体情节和为了教育其本人,预防其再犯罪,有必要付诸执行的,不能缓刑.或者本人虽有悔改表现,但判刑较重也不应当适用缓刑.此外,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二、适用于缓刑的情形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注意: (1)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综上所述,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并不适用。缓刑是犯罪人员虽然有犯罪行为,但由于情节较轻而无需在中服刑的一种措施,缓刑的前提条件是犯罪人员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但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人员的行为对国家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所以无论被判几年,犯罪人员都不适用于缓刑。
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什么罪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缓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