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典》不涉及刑事犯罪。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违法的,但不一定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法不像《刑法》,是种惩罚性质的法律。刑法规制的对象主要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各类行为。而民法则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民法典》的鲜明特点有以下:
(1)坚持人民立场,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立法每一个环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中都得到充分实现;
(2)体现人文关怀,《民法典》认可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受到平等的保护;
(3)传承中华文化,任何一部法律的生长、完善,都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
(4)是彰显时代精神,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犯罪就是刑事违法行为吗?
1、犯罪就是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总称,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法律制裁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行为则是指但触犯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事制裁的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
(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犯罪行为较小,而犯罪行为则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侵犯的法律性质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侵犯的是民事和行政法律规范,而犯罪行为则直接侵犯了《刑法》的规定。
(3)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应受民事或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则应受刑事处罚。
三、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所谓严重社会危害性,即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这样或那样严重损害的特性。犯罪的本质就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违法行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是民事、经济违法行为,有的是行政违法行为。犯罪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即触犯刑律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刑罚处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
犯罪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结合的。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属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基础;而社会危害性如果没有达到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也就不构成犯罪。因此,这三个基本特征都是必要的,是任何犯罪都必然具备的。这三个基本特征把犯罪与不犯罪、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区别开来。
《民法典》调整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法院审理刑事犯罪案件的时候,需要遵守的不是《民法典》,而是《刑法》等的刑事法律。若是对民法典涉及刑事犯罪吗还存在其他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