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

最新修订 | 2024-02-24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专家导读 商家对消费者欺诈的行为包括虚标产品价格和数量或采取非法手段标注产品数量,导致消费者认知错误的;商家利用残次品和处理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商家从不正规的渠道销售没有质量保证的商品来欺骗消费者的。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的,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对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有疑问的,可参考本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商家对消费者属于欺诈行为的行为有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二、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是什么?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第一,两者错误的产生原因不同。重大误解的表意人的错误认识来源于自身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某一因素的误解,如行为人把镀金的物品当作是纯金的,把原作当成赝品,或者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这些民事行为的作出与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无关。而被欺诈的表意人的错误认识则是由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所引起,其错误认识与欺诈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简言之,表意人的错误认识是在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影响下形成的。

第二,重大误解的表意人的对方当事人必须是善意。而被欺诈人的错误意思表示则为欺诈人所知,并且是其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在民事活动中应保护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某人在误解的状态下表示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对方当事人知道对方是在误解的情况下作出的意思表示而故意不向其说明真实情况,并利用这种误解以求实现自己利益,则该行为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应Y沿用有关民事欺诈的规定处理。

第三,重大误解以给当事人造成较大损失为构成要件,而民事欺诈则不以此为构成要件。只要被欺诈人因欺诈行为而为错误意思表示,无论有无损失发生均构成欺诈,损失的存在可以作为欺诈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法律对重大误解民事行为构成的规定要严格于欺诈,同时反映了欺诈所引起的民事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法律对欺诈行为规制的力度也大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第四,两者所负的民事责任不同。因重大误解所为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当事人一般应返还财产,如果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还应负赔偿责任。而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除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外,对于故意违反法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国家还可以依法追缴当事人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给第三人。

因此,重大误解与欺诈两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仍然是明显的,如果您遇到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胁迫与欺诈的区别有哪些?

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

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

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

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

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

所以说,商家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从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作为开始,知道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作为结束,这就是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的正确答案。 如果您对于这方面还有疑问想要了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3.3千字,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5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8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6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3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7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1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为你推荐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的认定是什么?
欺诈消费者的认定标准一般是商家采用不正当手段误导消费者,比如说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手段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会被认定为欺诈行为。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尽快的拨打12315消费者服务热线投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规定》进行第一次修正。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3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公布,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消费者权益包括哪些 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哪些
消费者权益内容包括了九方面的权利,主要就有:1 安全保障权。2 知悉真情权。3 自主选择权。4 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求教获知权。7、依法结社权。8、维护尊严权。9、监督批评权。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哪些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2、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3、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4、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等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权益有哪些?
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获得知识权;建立消费者组织的权利;监督批评权。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商家什么行为属于欺诈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