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故意杀人罪的成立要件是有杀人得故意并且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如果在犯罪准备阶段被制止或者主动停止该行为,则为故意杀人未遂或故意杀人中止,因此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
1、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2、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3、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4、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涉嫌故意杀人罪追诉期是多久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刑法关于追诉时效,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中国刑法还规定,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故意杀人罪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也就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经过20年还被追诉不是没有可能的。
三、故意杀人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1、故意杀人罪,是指非法故意剥夺除本人以外其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指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样的结果发生。
2、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首先要求要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进行,只要行为人有涉嫌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公安机关即可以立案侦查。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应当立案。生命权是每个人的人身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没有生命权就无法谈及其他权利,因此国家对于生命权的保护是至上的,不论行为人的杀人行为处于犯罪的哪个阶段,只要涉及故意杀人,尽管被害人最终并没有实际被杀害,都构成犯罪,应当对杀人行为进行立案追究。
故意杀人在法律角度来看是行为犯,因为故意杀人是先有杀人动机,然后有杀人状态,最后进行不法行为,从这一系列犯罪动机可以看出故意杀人是行为犯。行为犯和结果犯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主要在于犯罪既遂的问题。对于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上文做出了相关的介绍。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