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侦立案条件数额标准
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形:
首先,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非国有的工作人员,其如果在接受贿赂时,涉及金额达到人民币伍仟元及以上的话,则应予以立案并启动侦查程序;
其次,当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内的员工,滥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求财产资源或是非法收取他人的财物,进而为他人争取利益,或者是在经济往来过程中,凭借职位之便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私自收取各式各样的回扣、手续费,将所收取的财物据为己有,且此等行为涉及的数额已经达到了人民币五仟元及以上者,同样需要对其展开立案侦查;
再次,倘若有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向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财物,那么当个人的行贿金额达到了人民币壹万元及以上,或者单位的行贿金额在人民币贰拾万元及以上,也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并予以立案追诉;
此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内的职员,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的亲属朋友有目的性地获取不当利益,也应当被立案追诉;
最后,如果有人在处理公务事务过程中,故意玩忽职守、徇私枉法,采用低廉折扣的方式将国有资产进行分割或处分,从而导致国家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人民币叁拾万元者,也应该按规定进行立案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第十一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第十三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四)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二、经侦立案后的侦查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一般而言,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经侦立案条件数额标准”,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