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
指定居所监控之下进行居住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要素:
首先,被指控有罪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之人在其现有的固定住址无法得以提供适合实施监控居住的环境,如该人并无确定且长期稳定的住所等。
其次,当涉嫌涉及到国家安全方面的犯罪、恐怖活动相关犯罪以及极为严重的行贿受贿行为等在内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之人,若在原住址实施监控居住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调查取证工作。
在此种情况下,必须经过上级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审批同意之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第三,被指控有罪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之人因满足逮捕条件而需要接受监控居住,例如,存在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孕妇或者尚处于哺乳期的女性、独自抚养生活不能自理者的人员、案件当中有特殊情形或者为满足办理案件的需要,以及在羁押期结束后,但案件尚未审结完毕,上述情况均可以作为考虑实行指定居所监控居住的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指定居所监控居住的地点应远离羁押场所及专门负责办理案件的场所。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会住哪里
检察机关应当指定除羁押场所、专门办案场所之外的场所监视居住,指定居所要便于监视、管理,符合办案安全要求,并具备正常的休息和生活条件。一是指定临时监视居住场所。应考虑比较僻静的能够保证办案安全的居所等,消除居所内和周边一切安全隐患。二是建立固定监视居住场所。
积极协同同级公安机关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建造符合职务犯罪侦查需要、由检察机关专用或保证检察机关使用的监视居住指定居所,并配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设备,以保证依法使用该强制措施的需要。
《刑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