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在我们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后,可以通过协议方式解除劳动合同,进而获取失业救济金。这其中,关键环节在于用人单位须积极地、自愿地与劳动者协商以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目的。关于失业津贴的申领,根据既定的法律框架,我们的劳动者在满足以下三个具体要求时,便可向失业保险基金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首先,在失业之前,用人单位和个人都需按照规定足额缴纳了一整年的失业保险费用;
其次,劳动者需要证明其失业并非出于自身主观意愿,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
最后,劳动者还需完成失业登记手续,并且表达出明确的求职意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协商解除”是指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处于完全自愿的状态之下,相互之间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并谈判,在大家都能够达成一致的观念之上,提早结束劳动合同所产生的法律效力。
在此过程之中,如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并不违反到国家的整体利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话,他们就有资格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要被解除的劳动合同必需是由法律程序认定为合法有效的;
其次,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从已签订并生效的劳动合同开始执行后,截止到尚未全面履行完毕前的这段时间之内发生的;
最后,他们需基于双方自愿、平等协定的原则,在谈判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共同认同的意见,澄清双方对此事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能使之不受劳动合同中预先设定的终止条件的约束与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