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遭遇辞退且未得到工资结算,您可采取以下多种维权措施:
首先,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与举报;
其次,若您有相关需要,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申请,但需注意的是,这类申请的期限须在劳动争议出现当日开始算起的一年内作出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该仲裁委员会;
再者,您还可以选择通过司法程序予以解决。这其中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当涉及到劳动纠纷案件时,经过劳动仲裁之后的任何一方如果对此结果不满,均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若所有参与者对仲裁裁决表示认同,则由劳动仲裁裁决在生效后,如果雇主未能遵守执行,劳动者可请求法院给予强制执行;
最后,如果所涉事项为劳务欠款等类别,劳动者亦可直接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上的请求。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被开除不给工资怎么办
关于解雇员工的赔偿问题,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例如,如果员工因自身过失导致被公司解雇的情况出现,那么他们将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
然而,如果企业出于非个人过失原因实施解雇,则需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以下是详细说明:
1.在第一种情况下,即用人单位出于非个人过失原因实施解雇,这一行为应予以经济补偿。具体的计算方式为:
(1)如果员工在该单位工作期限已经超过了六个月且不到一年,那就应当按照一年工龄来计算;如果工作期未满六个月,那就应该按半年工龄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规则,是按工人的年终薪资进行计算,每满一年工龄发放一个月的薪水作为补偿。
(2)如果工龄未达到六个月,那么公司将只需要向工人支付半个月的薪水作为补偿。这种计算方式适用于所有从事高危险性作业或涉及严重职业伤害的工人。
(3)如果工人的月薪远超过用人单位所处的直辖市区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三倍的水平,那么用人单位应对其不平等待遇产业进行经济补偿,补偿金额以标准的三倍为准。
2.若公司解雇员工的行为是违法的话,那么公司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
一、对于员工没有资格获取经济赔偿的情况如下:
1.如果工人在试用期内被认定未能达到招聘要求,那么公司可以对此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必承担任何补偿义务。
2.如果工人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构成解除劳动合同时免于经济补偿的理由。
3.如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因严重失职或者玩忽职守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也可能会被视为无权获取经济补偿的原因。
4.当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并对完成原岗位工作任务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时,甚至经过用人单位明确指出但仍不加改正者,公司也可在解除合同时免于提供经济补偿。
5.如果工人在法律程序中被发现有犯罪行为,且这些违法行为被判定成为刑事指控成立的话,那么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必为此付出经济补偿。
二、假设工人未能如愿得到经济补偿的补偿金,其对应的处理途径如下:
1.可以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协商,寻求可能达成的赔偿方案。
2.若通过集体协商达不成有效解决方案,可以考虑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申诉请求。
3.倘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以进一步寻求司法救济的路径,通过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若劳动者遭遇公司非法解雇,公司需负担相应的经济补偿义务,且补偿金额将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计算;
至于经济补偿标准,它是依据劳动者在本公司所待的时间长短来决定,而每个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到至少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待遇。而如果劳动者属于因自己过失而遭解雇的情况,则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您遭遇到被辞退的状况并且尚未得到相应的工资结算,那么以下就是您可以考虑进行的法律维权手段:首先,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交投诉材料,或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一份申请(请注意,必须要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倘若对仲裁结果仍然持有异议,您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而如果仲裁裁决下达之后,雇主仍然未能按照裁决书中的内容履行义务,您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如果涉及到劳务欠款等相关问题,您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后,您还可以尝试申请支付令这一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