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集体土地损失多少亩村长就可以犯法
倘若非法侵占并损毁耕地的总量介于五亩及以上,或是非法侵占并损毁其他林地的总量介于十亩及以上者,均需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若违反土地管理相关规定,擅自将耕地更改为其他用途且情节严重,致使大量耕地遭受恶劣损坏的,则应受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惩罚并面临罚金的处罚。这已经构成了非法占用耕地罪的行为规范。
其中,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的标准特指违法侵占基本农田在五亩及其以上的情形或违法侵占非基本农田在十亩及其以上的情况;另一方面,“造成耕地大量毁坏”则指向违法人员通过开凿窑洞、修建墓地、建房、挖掘沙土、采伐岩石采矿、取土、倾倒固废物体等方式非法占用耕地,从而导致基本农田面积达五亩及以上或非基本农田面积达十亩及以上的农田种植条件被严重破坏或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村集体土地转建设用地需要注意什么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耕地征收所涉及的土地补偿费应以被征收前三年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六到十倍来确定。
2、同理,对于耕地征收所造成的农民依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其具体数额是根据实际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来计算得出。而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则是通过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人均占有耕地数量的方式来计算。每一位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是根据被征收前三年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四到六倍来确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其最高额度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在耕地征收过程中,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用也需进行合理分配。
其中,青苗补偿标准主要针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其补偿金额为当季产值的三分之一。对于处于生长期的农作物,其补偿金额最高可达一季度产值。
至于粮食、油料以及蔬菜等青苗,若能够获得收获,将不给予补偿。对于多年生的经济林木,应尽可能地进行移植,由用地单位支付相应的移植费用;如果无法进行移植且必须予以砍伐的话,则由用地单位按照实际价值进行补偿。至于已经成材的树木,则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砍伐,无需给予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对于非法侵占和严重毁坏耕地面积达五亩以上或者林地面积达十亩以上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若擅自改变耕地用途且情节严重,对大量耕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损害,则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罚金等严厉惩罚。在这里,我们所提到的“数量较大”是指非法侵占基本农田达到五亩以上或者非基本农田达到十亩以上的情况;而“造成耕地大量毁坏”则是指因违法占用耕地而导致农田种植条件遭受严重破坏或者受到严重污染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