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残鉴定收费标准
关于进行伤残鉴定所需支付的相应费用详情如下:
1.损伤程度鉴定项目,其收费标准为每项在人民币300至600元之间;
2.涉及到交通事故方面的伤残评定事项,同样行驶此收费标准,即每项取值也是在人民币300至600元之间;
3.对于劳动能力和评残鉴定的工作,收取的费用则是每项在人民币400至800元之间;
4.对于行为能力鉴定的相关事项,收费则通常是从人民币800至1000元不等;
5.那么对于活体年龄鉴定来说,其相应的收费标准也保持在每项在人民币400至800元之间;
6.而对于损伤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鉴定工作,收费通常会在人民币600至1000元之间。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二、伤残鉴定赔偿价格表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不幸遭遇工伤事故而导致伤残等级评定,我们将会获得相应程度的经济赔偿。具体的标准如下所示:
1.被判定为一级伤残的伤者,将可得到相当于其27个月平摊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同样属于重度伤残范畴的二级伤者,将有权利享受25个月的个人工资作补偿;
3.三级伤残的伤者,可以依法领取到相当于其23个月个人平均工资的经济赔偿金;
4.倘若伤势严重到四级水平,则伤者能得享21个月的个人工资作为抚慰金;
5.五级伤残的劳动者,能够领取以其18个月个人平均工资计算得出的经济补偿;
6.六级伤残的伤者,可以拿到与自身16个月平均工资相对应的经济赔偿金;
7.当伤害等级达到七级,被评为因工致伤者将能获取到相当于其13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支援;
8.八级伤残者能享有相当于其11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待遇;
9.九级伤残的劳动者,按照规定将能领取9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补偿;
10.最后但并非最轻的十级伤残人士,将有资格获得其7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援助。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关于人身伤害等级鉴定的相关费用参照标准如下:损伤程度鉴定项目中各单项分别为300元至600元不等,交通事故伤亡等级评定项目遵循该等同标的;劳动力评估及丧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方面,各项收费区间在400元至800元之间;行为能力测试评估则需支付800元至1000元;对于活体年龄鉴定,各单项收费也在400元至800元之间;而损伤与疾病关联性鉴定的收费范围则在600元至1000元之间。具体的收费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向鉴定机构进行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