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地上干活的交通事故误工费怎么赔
误工费乃受害者所蒙受的损失和间接受损项目中的一种,适用于差额赔偿原则,即将实际减少的收入价值作为赔偿金额。其计算方式为:误工天数乘以日均收入所得。关于误工费的索赔事宜应特别关注以下要点:首先,误工费的赔偿对象为劳动收入的损耗部分,因此,即使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拥有工作收入的受害者仍旧有权要求单位或其他责任人支付误工费。
其次,倘若存在多个工作岗位,那么在各个岗位发生误工损失期间的正常收入皆可获得赔偿,除非国家相关法规明令禁止当事人从事第二份工作,例如《公务员工资法》对公务员职业的兼职行为便有明确规定。
再次,误工天数应当依据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见或者由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确认,若因误工造成连续性影响,则应计算至定残之日止,因为之后的误工费用已被纳入到伤残赔偿金赔偿项目之中,不再单独计算。最后,对于无任何固定收入来源的受害者,其误工费应按照其近三年来的平均收入计算;如无法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则参考受诉法院所在地同行业或者相似行业上一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进行估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工地上死了一个人业主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安全事故所致的伤亡情况,依据相关法规,若出现一名人员伤亡,则应先由县级市级的政府部门进行初步判定,随后再上报至所在地区的市府进行最终确认。依照有关规定,当一起事故导致三人或以下的死亡人数,或者十人或以下的受伤程度,以及一千万元人民币以内的直接经济损失时,便可视为一般的事故。倘若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强制劳动力参与工作、违反相关规定进行指挥等行为表现,很有可能会上升到犯罪的高度,进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