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是,实习协议通常会明确规定实习期的长度、具体工作任务、薪资待遇以及违约责任等各种细节条款。因此,若遇到实习公司未能按照实习协议约定的程序提前终止实习的情况,学员有权依据协议中的规定,向实习公司索取相应的违约赔偿金以弥补自身的经济损失。
其次,倘若实习协议中并无关于此类事项的明确约定,那么实习公司在提前解除协议并辞退实习生的过程中,只需将实习期间的工资结算清楚即可,无需支付额外的补偿费用。之所以会产生与解雇普通员工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仅存在着雇佣关系,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出解除协议,但需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向对方发出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实习期需要签合同吗
在实习阶段,通常情况下并无必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为,劳动合同的签署双方之一必须是具备法定用工资质的劳动者。然而,学徒以及实习生并不被视为正式雇员的范畴,因此他们无法遵循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合约关系。对于那些尚在校学习、正在进行实习工作的人员而言,只有在正式成为企业员工之后才能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从而建立起合法的劳资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