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标权侵权责任怎么承担
在商标侵权行为中,应承担以下各项法律责任:
首先,应负有停止不法侵害、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向受害方赔礼道歉以及对其所遭受之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等民事责任;
其次,对于严重违反商标法规定的情节较重者,还需要承担没收相关主要侵权工具及销毁的行政责任,同时还要面临行政部门的罚款惩罚;
最后,如果该侵权行为已经达到犯罪程度,那么侵权人将必须承受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商标权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有关商标侵权纷争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类:
第一,各方自行进行协商解决,如若无法协商成功,则由商标注册人或是相关权益受到影响的人士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亦或是寻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协助处置。在我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拥有确认侵权行为的权力,他们有权采取执法手段来禁止侵权行为,没收、毁灭所有的侵权商品以及专门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以及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相关工具,同时还可以对违法者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二,如果当事人对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做出的要求他们停止侵权的行政处置决定持有异议,他们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而当侵权者超过法定期限既未提起诉讼也没有履行义务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通过行政机关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在程序上相对较为简便,而且从制止侵权行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被侵权方却无法通过这样的行政查处获得民事赔偿。
第三,在侵权事件发生之时,被侵权方同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诉讼乃是最终的解决途径。即便已经经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但当事人仍然可以对该处理结果表示不满,进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提出各类民事救济请求。
《商标法》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
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