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下和解后保险公司拒赔怎么办
首先,对于属于商业保险范畴的保险公司无故拒绝理赔,投保人或受保人有权采取以下一系列合法方式寻求权益保护:
(一)首先尝试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调解,达成合解协议;
(二)寻求双方均信赖信任的第三者或基层调解机构的协助调解调处;
(三)若保险合同中存在仲裁条款,则可根据该条款向相关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四)如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此外,还可选择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投诉等其他途径。
其次,对于属于社会保险范畴的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付(仅限于工伤赔偿方面),劳动者同样拥有多种合法维权手段:
(一)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亦可请求工会或第三方共同参与协商过程;
(二)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备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三)寻求工会的援助,由工会代表劳动者出面交涉,用人单位应予以认真研究处理,并向工会做出明确答复;
(四)在一年内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五)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后,如仍未能解决问题,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合法途径可供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二、私下和别人议论会构成诽谤罪吗
以暴力或其他非法手段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和恶意诋毁,情节恶劣者,便可被认定为诽谤罪。此种罪行的主要构成要素具体包括:
1、侵权客体。诽谤罪所侵害的乃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通常为普通个体;
2、犯罪客观方面。诽谤罪的客观行为表现通常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广泛传播某种虚构事实,以期达到贬损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程度,且情节严重。此部分行为必须满足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公之于众这一要求;
3、主观要件分析。诽谤罪主观上须有故意,即行为人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信息,同时也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不良后果,并且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发生。行为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破坏他人名誉。若行为人误将虚假事实视为真实事实进行传播,或者虽传播了某一虚假事实,但并无损害他人名誉的意图,那么就不能被判定为诽谤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