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诈骗保险赔不赔了

最新修订 | 2024-08-02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执业:5年高级合伙人
专家导读 若您的车被盗或遭遇诈骗,保险公司可能不赔偿。因为保险合同通常只覆盖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车辆损失,而不包括犯罪行为。遇到此情况,建议立刻报警,以求法律援助和追回损失。
事故车诈骗保险赔不赔了

一、事故车诈骗保险赔不赔了

若您的爱车遭受了盗窃或诈骗行为的侵害,那么保险公司可能无法提供相应的理赔服务。这是因为在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仅对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车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涉及到犯罪行为的诈骗事件,则并不在其保险责任范畴之内。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以便获得法律援助并追回您的财产损失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事故车要怎么定损

在操作交通事故中涉及到事故车辆受损情况时,其处理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及时与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并报案。

其次,在向理赔人员提供相关证件如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以及保险单证等资料后,他们便会对现场进行初步勘察以制定相应的定损方案。接着,车主应签署有关索赔单证的核验和审查,同时填写《机动车辆保险出险/索赔通知书》。这两项手续中,需要双方进行必须的签字确认程序。随后,车主需到达理赔服务点下属的驻场定损点,对车辆受损害的项目进行细致的检查核实,填写《机动车保险事故车辆损坏项目确认单》。经过以上步骤完成后,理赔人员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具相应的任务委托单,明确维修所需的项目和时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5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事故车诈骗保险赔不赔了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8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2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徐州177****655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27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627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货车保险出事故拒赔涉嫌诈骗吗
理赔是否构成欺诈犯罪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时,应关注是否存在五类典型保险欺诈行为:伪造保险标的、谎报或夸大实际事故损失、捏造虚假事故、故意制造财产损失事故、以及故意导致被保险人伤亡或疾病。这些行为是评估欺诈与否的关键。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诈骗罪,诈骗罪,诈取贷款罪,合同诈骗罪怎么区别
[律师回复] 一、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认定有非法占有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二、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均属诈骗类犯罪,犯罪手段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产。由于贷款诈骗亦涉及签订、履行贷款合同,因此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但二者亦有明显区别: (1)侵犯客体不同。尽管两者都侵犯复杂客体,都包括侵犯财产所有权,但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银行贷款的管理制度,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因而两罪分属刑法第三章的第五节与第八节; (2)犯罪对象不同。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银行贷款,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3)主体不同。单位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但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
电话诈骗算不算诈骗罪,电话诈骗属于诈骗罪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两罪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行为人都以骗取对方财物为目的,客观方面都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等。尽管如此,两罪毕竟属于不同性质的犯罪,具有以下明显区别: 1、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电信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而在犯罪的归类上属于侵犯财产犯罪。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是性质相对更为严重的一种犯罪,因而在犯罪归类上划入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依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必须与合同有关,即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必须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而电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则没有这种特殊限制,无论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在什么事情上,行为人只要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了对方财物,即可构成本罪。 3、犯罪主体不同。电信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而合同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实践中多数表现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4、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一般来讲,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的标准要高于电信诈骗罪。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私家车事故保险拒赔涉嫌诈骗吗
私家车事故保险拒赔本身并不构成欺诈行为,但在未获得赔款前若有欺诈行为则触犯法律。对于未遂的保险欺诈,其刑罚会参照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适当减轻,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范围内从轻处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私家车事故保险拒赔涉嫌诈骗吗
私家车事故保险拒赔本身并不构成欺诈行为,但在未获得赔款前若有欺诈行为则触犯法律。对于未遂的保险欺诈,其刑罚会参照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适当减轻,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范围内从轻处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诈骗的车保险公司赔不赔
赔付金额需综合考虑多因素。保险公司核实事故方保险购买情况后,不仅凭责任判定书决定赔偿,仅在满足条件时履行义务。流程包括:报案、提交理赔材料、保险公司调查、提供赔付方案。同意方案则按标准赔付,有异议可诉诸法律。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律师回复] 对于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
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
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汽车追尾诈骗保险赔不赔
保险公司处理事故赔偿时,会审核保险投保及范围。责任认定书非唯一依据,确认满足条件后赔偿。流程包括:报案、准备材料、调查核实、制定赔付方案。若无异议,按标准赔付。有争议可诉讼。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
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6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间借贷诈骗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
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保险索赔 > 事故车诈骗保险赔不赔了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