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怎么查
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行为的调查与处理可采取多样化手段加以实现:
首先是收集证据,其中可能涵盖了在收授礼品礼金过程中的录音录像资料、现场其他目击者的证词、以及诸如微信转账信息、银行对账单之类的书面资料等等。
其次,公民亦可通过举报途径将相关情况呈现给相关部门。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其一,前往当地市纪委或所在的县级纪检机构进行实体性的面对面实名举报;
其二,通过邮寄形式向上述两个层面的纪检机构递交举报信函;
第三,致电全国纪检官员通用咨询服务热线12388,向相关的市级或县级纪检部分进行举报;
最后,还可利用市纪委或县级纪检机构设立的官方网站在线提交举报材料。
同时,对于已经手握的违规受纳之礼品礼物或者无法自身归还的礼金,负有责任的涉案人员可选择自主退回或自行自觉上缴至省级纪检专户。而对于那些无法自己清理退还的礼金,当事人同样能够主动地将这些财物上交给纪检监察机关,又或者将所获赠的礼品折合成货币后上缴至省纪委公开发布的统一专门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违规收费是职务侵占罪吗
在法律界观点中,违规收费未必等同于犯罪行为,尤其是指职务侵占罪。具体而言,职务侵占罪特指公司、企业或者其它法人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通过非法手段私自占据所在单位财产的犯罪行为。
然而,违规收费并不必然涉及到违法行为,它也可能仅仅是商业活动中的违规操作或是对相关法规或合同的违犯,这类问题往往归为行政违法甚至是民事违约范畴。
至于是否构成了可依照刑法进行惩罚的刑事犯罪,则需要根据涉嫌犯罪之人的主观动机及其行为是否满足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素来加以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