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从哪一刻开始计算
仲裁期间为整整一年时间,且需要从您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蚀之日开始起算。
在此值得强调的是,若在仲裁时效期间内,由于个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申张权益,或者是向相关部门寻求救济,抑或是对方当事人愿意承担相应义务的话,则仲裁时效会因此而中断。
自中断之时,仲裁时效将得以重新计时。
然而,当遭遇到不可抗力影响或者存在其他合理性的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在本条款中的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之内进行申请仲裁的情况下,仲裁时效将会暂时中止。
待中止时效的缘由逐渐消泯之后,仲裁时效又将会重新启动。
对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欠付劳动报酬引发争论的问题,如果劳动者选择申请仲裁,那么便无需受制于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约束。
但若此种劳动关系解除之后,申请人必须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申请。
如需申请仲裁,申请人须提供一份书面的仲裁申请,且必须按照被申请人数量一式两份地提交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上应详细列明以下事项:
(1)原告的具体资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职业/工作身份、所在工作单位及居住地址,同时也要求列明被告的详细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以及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明确仲裁申请的具体请求及其所涉及的基本事实与缘由;
(3)提交必要的证据以及证据的出处,以及证明人的姓名和居住地址。
若确实难以手书仲裁申请书,可采取口头形式提出申请,届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进行详细记录,并即时告知另一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接受仲裁申请之日起的第五个工作日内,如果认定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条件,则会展开正式的审理流程,并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
反之,如果发现其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则应以书面通知的方式向申请人阐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接受或者未给予决定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起诉吗
在涉及到劳动纠纷的案件中,若原告在提起诉讼时,仲裁时效的确已经超过法定的期限;并且,原告未能提供相关证据以印证其主张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合理的辩解原因;那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法院应当作出公正的裁决,即驳回原告的诉讼要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定有效期为一年,自受害人权益遭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如在期间发生申诉、权利主张、救济申请或者对方承诺等情况时,时效将会中止并需待相关事宜处理完毕后方能重新启动计时。然而,若涉及到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则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提出申请,而对于欠薪方面的争议,其时效则不受此限制。在提出仲裁申请时,申请人必须提交书面形式的仲裁申请书,详细列出原告和被告的具体信息,以及所请求事项及其相应的证据材料。此外,申请人也可以选择以口头方式进行申请,但需在五个工作日内由仲裁机构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案件,仲裁机构将向申请人说明不予受理的原因。如果仲裁申请未能得到及时裁决,申请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应注意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自身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