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用人单位提出且双方达成同意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履行义务的,必须依照劳动者在本单位所担任的职位以及服务时间长短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参照经济补偿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对于加入本单位满了一年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其本人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每年给予一个月的补偿金额;
若服务时间超过了六个月但未满一年的,可将此时间段视为一年进行计算;
而对于那些仍不足六个月的劳动者,需按照实际服务时间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额度。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具备合法裁减职工的条件和标准并遵从相关程序时,应该向被辞退的员工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金。
此外,如果未经第四十一条规定授权或不符合规定程序,单位单方面强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则可能判定为非法解除行为,使得劳动者有权要求恢复原有的劳动合同关系甚至要求额外补偿金。
当存在如下情况时,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补充或赔偿费用:
首先,在试用期内被证实无法胜任用人单位雇佣的岗位要求;
其次,任何形式的严重违规行为,如频繁违反企业内部规定等,导致自身职责严重失范,并且对其所在工作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再次,员工在任职期间与其他用人单位同时保持劳动关系,并过分地干扰到本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或者在被发现后拒绝立即停止此类行为;
最后,如果因为当事人自身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比如由于欺骗他人而签署工作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企业辞退员工支付赔偿金的流程是怎样的
员工依法享有获取补偿金的多种方式,具体如下所述:首先,受如协商这样的自主化解争议途径的保护,在劳动争议发生之际,雇员有权选择与所属公司进行个人协商,通过谈判解决双方之间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相关问题及赔偿方案的纠纷。其次,对于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企业,员工也有权利向其提交申请并请求调停与纠纷有关的事宜。再次,关于劳动争端仲裁的途径,依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仲裁的雇员必须于劳动争议启动之日起六十个自然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正式书面申请。最后,虽然仲裁裁决并非最终决定,但当事人如对裁决结果持有疑虑或不满,可于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诉状。除上述途径外,受我国劳动监察系统的监管,雇员还可透过举报和投诉这样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在用人单位执行依法裁员以及经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时,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为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该劳动者前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水平的一个月经济补偿金;若工作年限未达一年,则按照一年计算;若工作年限不足六个月,则仅需支付半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承担额外的赔偿责任。以下是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几种情况:试用期内因个人能力无法胜任岗位要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从事兼职活动影响本职工作、劳动合同因违法行为而无效或者因触犯刑法被判刑等。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数额将依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及实际服务时间进行确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