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决后被告不执行怎么办
发生法律效力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二、法院判决后怎么取保候审
在被宣判有罪后,通常表明案件已进入到结束阶段,无法再提出取保候审的请求。实际上,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立案之后和结案之前这段时间内。刑事强制措施是由国家为了确保刑事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程序得以稳妥有序地展开,而授予刑事司法机关权力,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一定程度上的人身自由限制手段。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受到正式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义务限制的当事人须履行其应尽之义务。若有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此项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法向各级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也可直接交由承办执行案件的法官进行执行。此外,如果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仍拒绝履行法律文书所规定的义务,那么各级法院有权向相关单位询问了解被执行人持有的银行存款、债券、股票以及基金份额等的详细财产状况。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