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审判流程
刑事案件的法院审判流程为:
(一)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三)法庭调查
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四)法庭辩论
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刑事案件审结后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民事诉讼审判完毕后依然存在转换为刑事诉讼的可能性。就种类繁多的自诉案件来说,其中存在着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类型——由检察院最初进行公诉后来转换为自诉案件的情況。在整个公诉环节中,负责监督司法公正的检察机构有四种可能导致不起诉的情况: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由于缺乏有效证据导致不起诉以及附带有条件的不起诉。针对第三种情形即缺乏充足证据导致的不起诉,转化为自诉案件之后,即便民事诉讼案件已经得到了审判,只要检察院发现了新的证据并判定这些证据达到起诉的标准,即可重新启动公诉程序。若在公诉阶段没能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那么日后单独发起相关民事诉讼也是可行的选择。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一)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二)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三)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四)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
(五)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不符合逻辑和经验法则,得出的结论明显不符合常理的。
(1)审前筹备。对此类案件,首先需要查阅公诉人所提交的关于案件审查起诉阶段的全部材料档案,并在必要时组织召开庭前会议,以查明档案中是否存在任何非法证据。(2)法庭审理环节。在正式开始庭审之前,书记官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明确各方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者是否均已准时到达现场,并宣读法官制定的相关法庭规则。确认上述事项无误之后,主审法官会宣告法庭审理即将展开,并传唤被告证人到庭接受询问,详细查问被告的身份信息,同时将其相关的诉讼权益告知于他,在此过程中还要细心询问被告是否对法庭内的某位成员有所不满或不信任,坚持要求其退出此案的审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