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产权受侵犯怎么办
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权利,当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当事人可以先与侵权人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时,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商标法》第六十五条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著作权法》第五十条
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二、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该怎么办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任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且已构成犯罪行为的案件,权利受侵害的受害者均可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以便公安部门能够及时介入展开调查,保障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具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名词解释】指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授权同意,擅自在同类商品上使用与该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标识,若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须承担相应的罚金;
而若情节特别恶劣的,则需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接受附加刑罚金。
类似的规定还体现在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中,即非法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者同样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并需负担罚金。
此外,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名词解释】,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侵权行为,只要违法所得总额越大或者情节越严重,就会遭受到法律更严厉的追究,轻则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重则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类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未获得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对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复制、发行;
擅自出版他人享有独家出版权的图书;
未获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其创作的录音录像制品;
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等。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知识产权所涵盖的领域极其广阔,其中主要包括了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等方面的权益。在面临这些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下,当事人首先应当尝试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若经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或解决方案,此时方可采取法律途径来坚决捍卫自己的应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