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法人的终止有何法律意义
法人终止,实际上是指法人资格的彻底丧失。
相比于法人的成立过程,法人的终止方式与其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情形:
首先,依照国家立法机构、行政机关或司法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或命令予以撤销;
其次,是解散这一方式。
解散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1)因为设立该法人所承载的特定任务已尽数完成,所以进入解散流程;
(2)经过员工大会(如社员大会和会员大会)、代表大会的集体决策,且确保符合主管机关规定的标准后,方可解散;
另外,(3)如果法人在运营中出现严重违法违规或者严重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等不当行为,经过主管机关的直接命令或者由参与具体审判的法院宣告其解散。
例如,当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甚至陷入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状态,或者当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况,无力支付所有债务或者主动选择停止支付时,依据法律程序可以依法宣布破产。
最后,鉴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的被列为撤销对象或者解散的情形。
在一个企业设立之初,进行过登记手续的,那么企业在终止运营之时,同样需要依循法定程序向负责注册的机关提交注销申请并且对外公布这一事实。
在法人终止的那一刻起,根据相关规定应依法启动清算工作,同时暂停清算之外的任何行动安排。
《公司法》第七十三条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二、什么是法人
法人,即具备了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依法在法律框架下独自享受民事权益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的组织体。法人的核心实质在于,他们能够像自然人一样享有合法的民事权利,并成为具备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定民事主体。
然而,相较于自然人,法人却是依据相关法规而建立的社会团体,他们拥有独立的财富或者资金,能在民事关系中独立负责和自负盈亏。
另外,他们还有能力以自身的身份参与各类民事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定义,法人可细分为营利性法人、非营利性法人及特别法人这三大类。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明确规定,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机构,应全权负担其所有财产的负债,以履行其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们仅需根据其已缴纳的出资额来承担公司的债务责任;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们则需要依据其持有的股份数量来承担该公司的债务。
《公司法》第十三条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