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虚假宣传如何认定及处罚

最新修订 | 2024-09-08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商家在推广中过度夸大产品性能或发布虚假广告,以诱骗消费者,实为"虚假宣传"。此举触犯法规,将受市场监管机构严惩:停违法、罚金,轻则二十万至一百万,重则一百万至两百万,情节恶劣者可能导致经营许可证被吊销。商家必须诚信经营,遵守广告法。
网店虚假宣传如何认定及处罚

一、网店虚假宣传如何认定及处罚

现如今,诸多商家在进行商品推广时,时常会出现虚夸自家产品性能或直接发布虚假广告的情况。

他们试图通过夸大产品功效来诱导消费者,但实际上这些产品的质量并未达到他们所承诺的层次,这样的现象便被我们称为“虚假宣传”。

若有经营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商品进行不当或容易引起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策划虚假交易等手段协助其他经营者进行类似操作,将面临由监管检查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处罚,还可能需支付高达二十万元以上至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若情节更为严重者,罚款金额则可能达到一百万元以上至二百万元以下。

同时,有可能面临吊销经营许可证的严厉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二、网店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有哪些

网络购物中的虚假宣传行为,系指商家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利用各类广告传媒等手段,传递与商品或服务本身真实内容不符的虚伪信息,从而误导消费者或用户产生误解的不当作为。这类做法通常涉及到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公司以及广告发布者三大利益相关方。对于虚假宣传行为所可能引发的问题,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若发布虚假宣传广告以误导消费者,那么责任应由广告主独自承担并接受法律责任追究;倘若因此对消费者造成损失,则广告主还需负起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商家在推销过程中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过份的夸大描述或者发布不实的广告信息,旨在诱惑消费者购买。然而,这种行为实质上构成了“虚假宣传”,违反了相关法规,必将受到严厉的市场监管部门制裁:包括停止违规活动、缴纳罚款,金额从最低的二十万人民币到最高的一百万人民币不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经营许可证的吊销。因此,商家必须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严格遵守广告法律法规的规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1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店虚假宣传如何认定及处罚
一键咨询
  • 167****53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5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7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3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宿迁156****66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6****795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2****838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西安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1、虚假宣传的认定: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2、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6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甘肃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1、虚假宣传的认定: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2、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开发商虚假宣传怎么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开发商虚假宣传如何认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一、虚假宣传的认定要点:
1、虚假宣传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虚假宣传的行为: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虚假宣传的后果: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虚假宣传的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二、虚假宣传的认定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一条的有关内容作出了具体界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
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人民应当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
我们这儿的一手楼盘房地产商的置业顾问,没买房子的时候吹的天花乱坠,感觉这个楼盘好高端,价钱也合适,但是等接房了过后,根本不是她口中一回事,我想举报房地产商涉嫌虚假宣传,认定虚假宣传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不真实的宣传,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我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服务的商业宣传行为。广告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体,进行大范围宣传,是社会主要宣传方式。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中的其他形式,虽然法律并未明确列举,但现实生活中的众多非广告形式的虚假宣传行为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例如在商品及其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对商品作现场演示或者邮寄商品的宣传品等行为。一般认为,当商业宣传具有或可能具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或决策能力的,就构成了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当消费者因为分不清真假而拒绝接受该同类的产品或服务,就使得整个商品和服务市场形成了扭曲的信号,连带伤害诚实经营者。虚假宣传行为者可能获得不等价的巨大经济利益。这样的市场竞争将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妨碍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江苏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1、虚假宣传的认定: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2、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6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南京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1、虚假宣传的认定: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2、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开发商虚假宣传应该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对于开发商虚假宣传应该如何认定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开发商虚假宣传如何认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一、虚假宣传的认定要点:
1、虚假宣传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虚假宣传的行为: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虚假宣传的后果: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虚假宣传的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二、虚假宣传的认定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一条的有关内容作出了具体界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
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人民应当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
快速解决“房产纠纷”问题
当前65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网店虚假宣传如何认定及处罚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