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超过多少要给国家交税
2018年8月31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案终获批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条款即是将起征点由现行的3,500元调整至5,000元,且这一政策将于次年的10月1日执行。这项规定不仅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普通劳动者大规模逃脱个税负担的历史性突破,更预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向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的方向转变。
具体来说,根据新的个税法规则,居民个人的综合性收入,须先从每年的总收入中抵扣60,000元的基本费用,之后再考虑各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明确的其他相关扣除。这些扣除项目的总额即为该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也是我国政府通过税收手段,旨在减轻人民税负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所谓"起征点",也被称为"征税起点"或者"起征点",它是指税法所规定的对征收对象进行征税的起始金额门槛。当纳税人的实际征税对象金额达到起征点时,税务部门会针对超出的部分全额征税;若未能达到起征点,则无需缴纳任何税务。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正是调控征税机构与个人(包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所涉及到的各类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的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工资超过多少才要扣个人所得税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纳税人的月工资超出人民币5000元方可被判定为需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进行扣缴。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劳动报酬收入金额-五项社会保险费及公积金中的个人承担部分-相应的费用减除标准;
而应纳税额则等于应缴纳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予以减去速算扣除数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2018年的8月31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重大修正并得到通过。此次修正是将个税的免税额由原本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并且此项改革将于翌年的10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新的税法规定,个人的综合收入需要先行抵扣掉6万元的基本生活开支之后,才会考虑到其他的扣除因素,从而最终确定其应缴纳的所得税额。而所谓的“起征点”,其实就是税务部门对于征税对象所设定的一个征税金额的最低门槛,如果纳税人的实际收入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话,那么他们就不需要缴纳任何的税费。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整和修改,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调节和平衡征税机关与广大纳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