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取保候审还能直诉吗
解除取保候审后依然有可能面临被直接提起诉讼的风险。所谓直接提起诉讼,即是公安机关在未采用逮捕这种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将犯罪嫌疑人直接移送到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处理。
然而,解除了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着此案已经宣告结束,若案件的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晰明确,那么该案件仍有可能继续进入审查起诉环节。
然而,解除取保候审往往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无需再严格遵循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例如必须随时接受传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审查起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解除取保候审后,嫌疑人仍可能直接面临诉讼。这指的是未经逮捕,公安部门直接将嫌疑人送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尽管取保候审解除,案件并未结束。若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明确,案件仍将继续进入起诉审查。解除取保候审后,嫌疑人不必再遵守此前规定,如随时接受传唤等。
二、解除取保候审是不是没事了
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具有强制性的性质,因此即使获得批准离开看守所,但这并不意味着释放者就能逃脱法律制裁。
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取保候审期间,若其犯罪事实已清晰明确,且证据确凿无误时,他们仍须承担起应有的法律责任。
延伸至具体实施层面上,取保候审其实是相关部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暂时性羁押的一种替代措施。
针对那些应该面临逮捕的人犯来说,只要他们出现高度危险的健康状况,或是正在处于孕期之中,喂养哺乳期婴儿的女性,甚至是罪责轻微的个体,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期间被刑事拘留怎么办
在执行缓刑观察期间再度被刑事拘留,这往往表明事件情节出现了新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于新发现的犯罪事实的揭示或者犯罪嫌疑人违反了缓刑观察的相关规则和法律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嫌疑人和其亲属应当立即委派律师深入涉案,以充分理解实际状况。律师将与负责该案的司法机构进行沟通,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及新的证据资料,并对再次被刑事拘留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倘若此次刑事拘留是由于新发现的犯罪事实所引发,那么事件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若是因为违反缓刑观察的相关规定而导致的,则应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力求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依据具体的事件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辩护策略,以确保嫌疑人人权得到有效保障。
解除取保候审后,嫌疑人仍可能直接面临诉讼。这指的是未经逮捕,公安部门直接将嫌疑人送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尽管取保候审解除,案件并未结束。若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明确,案件仍将继续进入起诉审查。解除取保候审后,嫌疑人不必再遵守此前规定,如随时接受传唤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