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贩卖假毒品能构成贩卖毒品罪吗
在通常情况下,非法贩售假毒品并不被视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因在于,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素明确规定,必须销售的是真实的毒品。
然而,假如行为者明明知道贩卖的是假毒品却依然以此充当毒品进行销售的话,便可能涉及到诈骗罪的指控。另一方面,如果行为者由于误解将假毒品当作真毒品进行贩售,同时又具有明晰的贩毒意图,那么此时就需要全面考虑行为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主观恶性,从而来决定这类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具体构成哪种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通常,非法售假毒品不直接构成贩卖毒品罪,因要件需真毒品。若明知假仍冒充真品贩卖,或涉诈骗罪。若误售假毒却具贩真意,需综合考量社会危害与主观恶性,判定是否及何种犯罪。
二、贩卖假毒品怎么处理
就贩卖假毒品而言,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情形:
其一便是贩卖那些掺杂着有毒品成分的赝品,另一种则是贩卖完全没有真正毒品成分的假货。
此类贩毒犯罪手法的出现,往往源于他们企图通过这一方式获取巨额利润。
对于前者,即贩卖掺假的毒品之情形,只要经由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所贩售物品确实包含毒品成分,无论其中毒品含量如何微弱,都应被判定为“贩卖毒品罪”。
相对应地,针对后者贩卖纯假毒品之状况也可细分成两个层次:
首先,若贩毒分子由于误判,错误弄错了所贩卖货物的真实性质,误将其当作真的毒品出售,实际上所贩售物却是纯粹的假毒品。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贩毒分子基于“误认对象”所产生的误解,尽管客观上他实施了贩卖行为,仍应定为“贩卖毒品罪(未遂)”。
但是,在量刑过程中,我们需要参照既遂罪犯,考虑给予较轻微或者减轻的裁决。
其次,若是贩毒分子清楚自己手上的是假毒品,却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意图用假毒品换取他人财产利益的话,这种情况应当以“诈骗罪”来判定其过错程度并予以相应惩戒手段。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三、贩卖假毒品犯不犯罪怎么判
关于贩卖假毒品行为是否构罪及其相应的刑事责任问题,需针对具体事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若行为主体明确知晓自己销售的物品为虚假毒品却仍以此名义进行贩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需要承担诈骗罪名指控。这主要源于其主观上自始至终存在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意图,并且客观上也履行了相应的欺诈行为。然而,对于那些在贩卖过程中误以为销售的是真实毒品,最终发现却是假货的个人来说,这种情况一般并不足以构成贩卖毒品罪行,这主要是因为贩卖毒品罪所涉及的货物必须确属真正的毒品。在涉及到量刑问题时,诈骗罪的法律效果取决于犯罪金额与情节的严重程度。通常而言,当涉案金额达到较大标准(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要缴纳罚金;若是数额巨大,达到了较大标准的五倍及以上(人民币5000元至10000元)或者还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情节,那么就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还需支付罚金;而倘若犯罪金额高达特别巨大(人民币5万元及以上)或是具有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那么将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要负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惩罚。
通常,非法售假毒品不直接构成贩卖毒品罪,因要件需真毒品。若明知假仍冒充真品贩卖,或涉诈骗罪。若误售假毒却具贩真意,需综合考量社会危害与主观恶性,判定是否及何种犯罪。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