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不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最新修订 | 2024-09-29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执业:4年高级合伙人
专家导读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要是造成了轻微的后果,还没有达到法定的严重程度(比如没有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那可能就不会立案了。责任归属要是比较轻的话,也很难定性。要是事故是因为不可抗力(比如自然灾害)导致的,那也不会启动刑事立案。所以说,立案的时候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的因素呢。
交通肇事罪不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关于交通肇事罪是否应当立案的判断标准,往往会基于如下几个关键要素进行全面考量。首要原则就是倘若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相关后果颇为轻微,尚未达到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严重程度,如未导致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那么此种情形下,很可能并不会被视为值得立案追究的犯罪行为

此外,事故责任的归属亦为影响决定是否予以立案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若肇事者在此次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相对较轻,不足以达到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程度,一般而言,此类案件也难以被定性为交通肇事罪而予以立案处理。

再者,倘若有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此次事故的发生源于无法归咎于肇事方的特殊原因,例如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或是突发意外事件等等,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同样可能不会对该类案件启动刑事立案程序。总的来说,交通肇事罪是否应当立案的判断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和取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

1、在我国刑法典有关危害公众安全犯罪的章节之中,第一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交通肇事罪。

罪名是指行为人由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致使他人重伤或死亡,或者是使国家和个人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坏的情况下,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对于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具体情节轻重,将面临三年以下直至七年以上不等的有期徒刑。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犯罪嫌疑人在发生交通肇事之后,如果存在刻意逃避法律责任,未给予伤者足够救助,或者未主动向相关政府部门报案并自我揭发等重罪情节时,均将被视为逃逸罪,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2、若仅为普通程度的交通肇事案件(无任何加重情节),则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处。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交通肇事并非仅限于恶性事故。

,只要行为人在不幸事件发生后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全面如实交代案情并给予受伤者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责的处罚。

综上所述,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全面详尽,以确保在防止悲剧发生的同时,也能绳之以法,保护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三、交通肇事罪得到谅解会怎么判

在涉及到交通肇事罪案的处理过程中,争取得到受害者或其家属的原谅堪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量刑因素。一般而言,倘若能够顺利获得受害方的宽恕和谅解,那么审判法院在进行量刑判定之时,将会予以适度的从轻处理。然而,具体的判罚结果终究还是要结合整个事例的诸多复杂因素来斟酌考虑,如事故所引发的严重性(如人员伤亡状况以及财产损失额度等)、肇事行为人的过失程度(例如是否存在醉驾或者逃避责任等不当行为)、当事人的认罪表现、以及赔偿事宜等各种要素。假如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并且成功获得了受害方的谅解,那么便很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然而,若是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即使已经获得了受害方的谅解,也仍然有可能被判处一定时间期限的有期徒刑,但是刑期通常会相应地有所减轻。总的来说,最终的判决结果将取决于对众多因素的全面权衡与考量。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轻微后果、未达法定严重程度(如无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不立案。责任归属轻者亦难定性。若事故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所致,亦不启动刑事立案。综上,立案需综合考量多方因素。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本文6.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4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不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键咨询
  • 146****12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4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2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引发严重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肇事者逃逸或其他恶劣行为将加重刑罚,尤其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立案应综合考虑事故后果、责任及肇事者后续行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现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经常在公司做兼职,我想问一下劳动关系是如何确立的,确立劳动关系有何相关注意事项?
[律师回复] 劳动关系的认定应从是否接受单位管理、是否按照单位指令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劳动者的工作是否属于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等方面综合判定。
重要提示:
1)“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但却不是唯一标准。
2)即便签订的是“雇佣合同”、“劳务合同”、”劳务协议“,只要协议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则很容易被认定为劳动合同,并不因写的是”雇佣合同“或”劳务合同“而否认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动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主体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七条【劳动关系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以上则是关于 确立劳动关系如何确立,有何相关注意事项的相关解答。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594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合同订立时间怎么确立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如果合同明确标明了签订日期,则以该日期为准; 2、如果合同没有标明,以合同当事人实际签字日期为准; 3、如果当事人并非在同一天签字,以最后一个当事人签字时间为准。 订立合同时,谈判双方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合同的订立才有意义。 1、守法的原则 2、自愿的原则 3、公平的原则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这一原则主要强调了三点: (1)强调了签约双方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利益上的互相兼顾。不允许以上压下,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也不允许以小讹大、以穷吃富。 (2)强调了签约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充分协商,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协议 (凡是采取欺诈、胁迫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订立违反对方真实意愿的合同,都属无效合同)。 (3)强调了签约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坚持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由于合同不同于行政调拨,一般来说它应是有偿的。 因此,订立合同,必须将公平、公正贯穿始终。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将公平作为出发点,这是合同顺利履行的前提条件。 4、诚实信用的原则 讲诚实、守信用,是合同当事人在经济往来中应遵守的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准则。不诚实、不讲信用是经济交往中的大忌。目前,全国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开展的“重合同守信誉”活动,就是为了促进合同当事人的诚实信用度,进而促进企业依法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法。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法。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法。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法。
如何确定是否构成肇事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 交通肇事罪的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这里是指公路、水上和城市的交通运输,不包括铁路和空中的交通运输,因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一条分别对铁路职工和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和重大飞行事故作了专门规定。这些交通运输活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就会危及公共安全,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主要是指违反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方法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包括违反有关交通规则,违反操作规程等规定。例如,汽车司机不准酒后开车,不准把车交给非驾驶人员驾驶,不准超速、超宽、超载行车,不准强行超车;火车司机在驾驶火车时必须认真瞭望,通过道口要鸣笛示警,扳道员必须按时扳道岔,信号员必须发准信号,调度员必须调对路线等,船长不得擅离职守,不行疏忽大意,舵手必须正确操作,不得偏离航线等。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也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如汽车、电车、火车的司机,轮船上的船长、大副、二副、引水员、舵手等;也包括非交通运输 员,如非司机开汽车、电车、以及骑摩托车、骑自行车、赶马车的,在从事运输工作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出于故意,如酒后开车、强行超开、超速行驶等。但他对于发生交通肇事的严重后果则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没有预见可能发生严重后果,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交通肇事的严重后果;如果出于故意,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构成其他犯罪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如何确认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确立以下交通肇事案立案标准: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地点,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
[律师回复]
一、合同成立地点如何确定承诺生效合同成立,而承诺生效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是基本原则。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某些方式的合同成立上因采取不同的原则而使合同的成立时间及地点有所不同。在以信件与电报订立合同的情况下,在英美法,由于承诺生效采取发信主义,因而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发信人所在地,承诺生效的地点又是合同成立的地点。而在大陆法,由于承诺生效采用送达主义,承诺生效的地点为收件人所在地,因而合同成立的地点为收件人所在地。一般来说,承诺生效合同成立的,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成立合同的,特定形式完成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前要求采用确认书、合同书等书面形式的,确认书从签订生效时起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时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书从签字或者盖章时起成立,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必须经过公证合同才成立的,公证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可以约定吗第15条第4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收到地点,就本款的目的而言:
(1)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准,又如果并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
(2)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作出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要确保一个信息系统的地点决定性因素,确保收件人与视作收件地点的所在地有着某种合理的联系,而且发端人可以随时查到该地点。该款的规定只是在法律事实上确立一种不容反驳的推定,当另一项法律(如有关合同订立或法律冲突的法律)要求确定一项数据电文的收到地点时,即可使用这种推定。在示范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人认为,在计算机传输的范围之外(如在使用电报或电传时),区分一项数据电文的推定收到地点与该数据电文按收到时间实际到达的地点是不合宜的。因此,这项规定的范围只包括数据电文以计算机手段的传递。
怎样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对于怎样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与近似罪名辨析
1、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或者故意伤害行为的区别
本罪是过失的罪过,但后者是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不要求有结果发生。
2、本罪与飞行重大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侵犯交通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犯罪主体不同;三是对客观方面的严重后果的内容不同。
3、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按照本罪论处。
4、本罪与用驾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主观上本罪是过失,后罪表现为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并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罪数形态
1、交通肇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只定交通肇事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也是和交通肇事罪非常接近的一个罪名,需要严格加以把握。
如何正确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与近似罪名辨析
1、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或者故意伤害行为的区别
本罪是过失的罪过,但后者是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不要求有结果发生。
2、本罪与飞行重大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侵犯交通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犯罪主体不同;三是对客观方面的严重后果的内容不同。
3、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按照本罪论处。
4、本罪与用驾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主观上本罪是过失,后罪表现为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并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罪数形态
1、交通肇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只定交通肇事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也是和交通肇事罪非常接近的一个罪名,需要严格加以把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4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罪由谁来立案,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交通肇事罪由谁来立案,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怎样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对于怎样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与近似罪名辨析
1、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或者故意伤害行为的区别
本罪是过失的罪过,但后者是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不要求有结果发生。
2、本罪与飞行重大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侵犯交通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犯罪主体不同;三是对客观方面的严重后果的内容不同。
3、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按照本罪论处。
4、本罪与用驾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主观上本罪是过失,后罪表现为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并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罪数形态
1、交通肇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只定交通肇事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也是和交通肇事罪非常接近的一个罪名,需要严格加以把握。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594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怎么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与近似罪名辨析
1、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或者故意伤害行为的区别
本罪是过失的罪过,但后者是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不要求有结果发生。
2、本罪与飞行重大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侵犯交通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犯罪主体不同;三是对客观方面的严重后果的内容不同。
3、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按照本罪论处。
4、本罪与用驾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主观上本罪是过失,后罪表现为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并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罪数形态
1、交通肇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只定交通肇事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也是和交通肇事罪非常接近的一个罪名,需要严格加以把握。
夫妻债务如何确立?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4、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5、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6、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7、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8、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9、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10、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1、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2、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举债,单独债务的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承担 3、夫妻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并各自承担所负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如果发生纠纷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负担。 4、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应当用共同财产清偿,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首先清偿共同债务,清偿后的余额,由夫妻双方协商分割,如果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应在离婚时协商确定清偿责任,如果协商分割不成或协商确定清偿责任不成的,可诉请人民判决。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对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在我国,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伤亡程度、肇事者责任和财产损失等因素。如果发生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且肇事者需承担全责或主责,或者无力赔偿三十万元以上的损失,那么该案件将被立案调查。此外,在酒驾、毒驾、无牌驾驶等情况下导致他人重伤,肇事者也将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后果。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国现在确立了独立人格权利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
  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
  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交通肇事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有关费用的计算标准(2020标准未发布)。
一、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96元。
二、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2元。
三、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60元。
四、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27元。
附2020年全国标准,仅作参考。
一、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9251元。
二、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三、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6112元。
四、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4元。
五、2017年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5688元。
(一)农、林、牧、渔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667元;
(二)采矿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7832元;
(三)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303元;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1632元;
(五)建筑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5817元;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2327元;
(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1650元;
(八)批发和零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5515元;
(九)住宿和餐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459元;
(十)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0411元;
(十
一)房地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684元;
(十
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4146元;
(十
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9360元;
(十
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6987元;
(十
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3460元;
(十
六)教育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1174元;
(十
七)卫生和社会工作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3754元;
(十
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0442元;
(十
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717元。
具体赔偿项目及计算公式:
1、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死亡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丧葬费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受害人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8、护理费=医疗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
1
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1
2、营养费=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1
3、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需鉴定)。
1
4、精神损害费=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原则上以构成伤残为基础)。
交通肇事罪主体怎么确定的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 (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 (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 (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在偷开汽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4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罪立案吗
在决定交通肇事案件是否刑事立案时,重点考量事故后果及行为人责任。若事故致多人死伤、行为人负主要责任或造成重大公共财产损失,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同时,肇事者逃逸行为亦构成刑事犯罪,将立案处理。此决策旨在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保障公众安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该怎么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该怎么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与近似罪名辨析
1、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或者故意伤害行为的区别
本罪是过失的罪过,但后者是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不要求有结果发生。
2、本罪与飞行重大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侵犯交通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犯罪主体不同;三是对客观方面的严重后果的内容不同。
3、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按照本罪论处。
4、本罪与用驾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主观上本罪是过失,后罪表现为故意;本罪是结果犯,后罪并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罪数形态
1、交通肇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只定交通肇事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也是和交通肇事罪非常接近的一个罪名,需要严格加以把握。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594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应当注意,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是否决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具体标准。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以犯罪论处,不予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般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 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 (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 (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 (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本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在偷开汽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现在我国确立了独立的人格权利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
  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
  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不立案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