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手续是分阶段吗
在展开刑事诉讼的进程中,取保候审环节被划分为多个阶段以确保程序的完整性与公正性。
首先,在案件的侦查阶段,负责调查的公安机关有权对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其次,在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检察机关亦有权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最后,在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时,法院有权力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个阶段决定取保候审的机构以及考虑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决策都是基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情节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而得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手机会被监听吗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决定取保候审,那么他们的手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监听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已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没有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是不能够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县级地区的;如果其住址、工作岗位或者联系方式有所改变,要在二十四个小时之内向执行机关报备;此外,当其他机构需要传唤其到案时,必须依照规定及时应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三、取保候审手机被扣会查其他东西吗
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手机被暂行扣押并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严格调查。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警方试图通过深入调查手机中所储存的各类信息,寻找与该案件相关联的重要证据或相关线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警方具有扣押和审查手机的权力,但他们必须始终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擅自查阅甚至滥用手机内部所保存的任何个人隐私数据。此外,警方还需妥善记录此次检查行动的全过程,以便在未来的诉讼程序中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若您对于警方的检查行为持有疑虑或异议,可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分三阶段确保公正:侦查时,公安依条件决定是否取保;审查起诉时,检察院评估后决策;审判阶段,法院综合考量决定。各阶段机构不同,但均基于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犯罪情节及健康等全面评估,以保障程序完整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