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与缓刑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关联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着在经过取保候审之后获得缓刑判决的可能性。
此处所谓“取保候审”仅是一种针对刑事案件的特殊法律措施,而缓刑则是对犯罪行为人实施惩罚并予以监管改造的刑罚具体执行方案。
如果被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个人表现良好且无再次发生犯罪的风险、同时宣告缓刑也不会对其所在社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等情况时,都有可能据此获得缓刑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取保候审何时去申请才可以
在法律框架中,只要符合相关规定的取保候审要求,那么当事人便有权随时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可考虑批准取保候审:(1)应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预计将被给予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实施取保候审不会引发显著社会安全隐患的;(3)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生活、已经怀孕或者正处于哺乳期内的母亲,采取取保候审后并不足以导致社会危害性的;(4)羁押期限即将到期,但案件仍未审结完毕,此时也必须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以便继续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期间手机是不是要扣押
在实施取保候审的过程中,手机是否需要被暂时扣留,主要取决于涉案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而言,若警方认为被取保候审者所持有的手机可能与该案有重大关系,那么该手机则有可能会被当作重要的物证而进行暂扣。例如,若手机内包含了涉及此案的通话记录、短消息、即时通信等关键数据,那么该手机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办案所需的重要证据之一。然而,倘若该手机与事件并无直接联系或者关联程度较低,那么其扣押的可能性将会相对降低。在执法部门决定是否予以扣押之时,他们会充分考虑到事件的重要性以及证据采集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应当积极配合执法机构的调查工作,尽可能地如实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对于手机扣押的决定持有异议的人士,皆可依法通过合适渠道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申诉。但是,在整个取保候审期间,为保证事件的顺利审理及保护个人权益,必须严格遵照各项规章制度行事。
取保候审与缓刑无必然联系,但实践中,取保候审后可能获缓刑。取保候审是刑事案件的法律措施,缓刑是对罪犯的惩罚与监管。若罪犯情节轻微、表现好、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危害社区,可被判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