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保候审阶段并因犯下罪行最终被定罪后,通常状况下将会交由监狱或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相应的管教工作。
若所判决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缓期执行等,则将被送往监狱进行服刑;
而对于被判定为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则将由社区矫正机构承担起执行的责任。
具体的管理方式将根据罪犯所被判处的刑种及实际情况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二、取保候审被收监的吗
取保候审在原则上并不包括被收押或者羁押,它是指由侦查机构根据我国刑法给予的法律规定,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责令犯罪嫌疑人必须提交合适的担保人或者支付适当的保证金并发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书,以确保犯罪嫌疑人为避免逃脱或干扰司法工作,而随时接受传唤并且随时准备到案受审,这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手段。一般情况下,若涉嫌罪责不太严重或不至于由于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而影响到个人自由,但对于其日常活动仍需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时,这类犯罪嫌疑人便会选择适用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被拘留后怎么办
在犯罪嫌疑人被执行取保候审期间再度遭遇被拘留之命运,往往预示着犯罪嫌疑人可能已经触犯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或者是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犯罪事实以及相关证据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立即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以及拘留的具体原因。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也需要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尽可能地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在此期间,律师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援助服务,其中包括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事件中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等等。若拘留行为存在程序上的违法性或者证据不足等问题,律师有权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控告。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迅速采取合法且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取保候审后定罪,一般转交监狱或社区矫正。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及死缓等重刑者入监服刑;管制、缓刑、假释及监外执行者,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管理方式依刑种及个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