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贩卖毒品罪的主体年龄是多少岁
对于毒品犯罪中的贩卖行为而言,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年龄须达到十四周岁以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凡年满十四周岁者,若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违法行为,均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贩卖毒品这一行为,不论年龄大小,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都是极其严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在我国,毒品犯罪中的贩卖行为,刑事责任年龄门槛为十四周岁。根据法律规定,十四岁以上者若涉及贩卖毒品,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年龄如何,贩卖毒品的行为都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在我们国家的刑法中,贩卖毒品罪所触犯的法条最严重结果便是死刑。
然而,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地对贩卖毒品犯罪进行量刑,相关的法律规范纷繁复杂。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贩卖毒品犯罪的量刑主要被区分为四挡,依次对应着不同的刑罚轻重程度。
这四挡分别是:
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判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对于贩卖毒品罪,我们要求行为者必须负有故意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应当明白贩卖毒品的行为将会对公众健康造成有害影响,且对此抱有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我们将更加详细地阐述这几点。
首先,行为人务必清晰认识到自己所贩卖的是何种毒品;
其次,行为人对毒品种类存在误解的情况并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因为无论什么种类的毒品都会对公共健康带来危害性。
只要行为人明确意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有毒物质,就算其对毒品种类的具体内容有所误解,也同样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来判定其是否构成本罪。
最后,如果行为人并非出于营利目的而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同样应被认为已触犯本罪。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三、贩卖毒品罪可取保候审吗
在处理贩卖毒品犯罪事例时,一般情况下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相对较难。关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标准,需结合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例如涉及到犯罪的性质及严重程度、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的个人背景等多重因素。贩卖毒品犯罪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类型,其社会危害性往往较为显著。然而,若出现某些特殊状况,例如犯罪嫌疑人系初次触犯法律、偶然犯罪,犯罪情节轻微,或者因患有重大疾病、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等原因而不适宜拘禁,那么他们仍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贩卖毒品犯罪的取保候审申请审核程序极其严谨。这主要是由于这类犯罪活动对社会秩序与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相当大。
在我国,毒品犯罪中的贩卖行为,刑事责任年龄门槛为十四周岁。根据法律规定,十四岁以上者若涉及贩卖毒品,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年龄如何,贩卖毒品的行为都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