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得以免除起诉的法定条件究竟为何?
通常来说,交通事故的案件性质相对较为严重,倾向于作为公诉案件进行审理。
然而,在满足特定条件情况下,此类案件可能获准不予诉讼。然而,若交通肇事引发了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则不得不启动起诉流程。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具备以下特征的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如能真诚地表达悔意,并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取得受害人原谅,且受害人愿意达成和解协议,那么双方当事人便可达成和解:
(1)由民间纠纷引发,涉及到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2)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可能会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过去五年内曾有故意犯罪行为的,将不适用于上述章节所规定的程序。
此外,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将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予以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宣布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程度较小,不被视为犯罪的;(2)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过特赦令而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二、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有什么规定
触犯交通肇事罪的被告人将会面临以下惩戒:
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如若在交通运输事故发生后有主观故意逃逸或存在其他尤为恶劣情节者,行刑期将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这一严重后果的被告人,将依法被判罚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民事赔偿怎么判
关于交通肇事罪造成的民事赔偿事宜,其主要涵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患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陪护人员所付出的护理费用、受害者因无法正常工作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因其身体残缺所需要支付的赔偿款、以及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给逝世者家属带来的丧葬抚慰金等多角度的财产损失。针对以上赔偿款项的具体数额,我们通常会依据以下几个关键要素进行判断和评估:首先是事故责任的明确划分;其次是受害者实际遭受的财产损失及其相关的证据材料。在责任划分这一环节中,我们将严格遵循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中所确定的各方责任比例。对于受害者实际损失的认定,我们也需要有明确的证据予以支撑,例如医疗费用的正式发票、误工证明等等。至于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则是根据受害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分级,而死亡赔偿金的数额则是以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准,按照一定的年限进行计算。总的来说,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综合考虑到上述各个因素,并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友好协商或者由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决来最终确定。
交通肇事罪得以免除起诉的法定条件包括:案件由民间纠纷引发,可能被判三年以下刑罚;或除渎职犯罪外,可能被判七年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但五年内故意犯罪者除外。同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未告知或撤回告知、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情形也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