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签署合同后未能提前一个月辞职,且雇主扣减工资的问题处理办法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员工提前离司且被扣除薪资是合法的行为。作为入职后的员工,他们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条款。倘若有离职意向,应及时向所属部门及公司报告并遵守相应程序,决不允许私自提前离开岗位。尤其是在试用期内,离职前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至少三天;若是试用期满后决定离职,则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方式提交辞职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签了合同没拿到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虽已签署合同而未实际收到文本,然而此举并不妨碍该合同的有效性。
依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自其订立之时起立即生效,除非法律另行规定或当事人双方另行约定。
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合同的生效应满足以下几个必要因素:
首先,合同中的各方当事人须具备与其履行合同义务相匹配的民事行为能力。
作为自然人身份出现的合同当事人,他们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设定的标准,具备充足的民事行为能力。
接下来谈到合同主体方面,无论是法人还是非法人组织,它们的行为能力各异。
只有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在经过登记并确认其营业范围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以此获得法律认可。
此类组织仅能在其登记过的营业范围内签订的合同才能享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点,意味着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与实际相符,这也是所有种类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基础。
若在合同中存在某种不实的意思表示,如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甚至逃避法律的行为等都可能使合同失效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最后,任何合往来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触犯公序良俗。
尤其在法律尚未设定明确规定时,也要确保合同内容和目的不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禁止性规定。
并且,合同内容和目的绝对不能损害他人权益或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
另外,在法律严格规定的情况下,合同还必须遵守法定格式要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签了合同没有给我一份合法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签署的任何合同,都应由订立合同的各方保留一份副本,以此来确保双方法律权利得到充分保护。具体来说,合同被视为两个或更多方面达成共识并将其记录于书面文件上的产物,每一方都有权利保留这份合同原件。所以,您需要询问对方是否已经为您准备好合同的副本,如果对方未能妥善处理,那么您有权利要求他们提供;否则,这不仅会使得您无法清晰了解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同时也可能导致您在未来无法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上述情况确实给您带来了经济损失,您可以考虑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此之前,您务必留意收集与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对合同订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保留来往邮件或电话沟通的完整记录等等,预备在需要的时候用以证明合同的真实性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事实。
员工签署合同后,如未能提前一个月辞职,雇主有权依法扣减工资。员工应遵守公司规定,如需离职,须及时通知并遵循相应程序。试用期内,至少提前三天通知;试用期满后,则需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违反规定可能导致工资扣减。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