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具体有哪些
关于犯罪未遂这一问题,我们可依据其所导致的实际损害后果,参照同类已决案件中对既遂犯的定罪及刑罚,给予从轻或减轻之裁处。
然而,具体的量刑准则将交由当地人民法院依照案情实际,如犯罪事实的认定、犯罪性质的鉴定以及犯罪情节的评估等多方面因素来予以考究并最终确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强调,对于所有的犯罪行为,无论其性质如何,情节轻重与否,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犯罪未遂的处罚
关于犯罪未遂相关法律规定与量刑标准,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首先,对于已实施完毕的未遂犯罪行为,若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则可依据既遂犯的相应量刑档次降低严格程度的20%以内;
若未产生任何负面损失,则可适度参照既遂犯的同等状况酌情削减基准刑的40%左右。
其次,针对尚未完全实行即告失败的未遂犯罪行为,依引起的损毁结果不同,可以在既遂犯判定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其基准刑的30%以下或50%以下。
而在满足犯罪未遂必备条件方面,我们也要在以下两个层面有所把握:
第一,犯罪者已经开始执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要素中的行动步骤。
举例来说,如果实施的是故意杀人罪,那么手起刀落或者掏枪射击的动作就可以看作是活动的开始。
第二,无论进行到哪个阶段,只要犯罪活动未能实现最终目标,也就意味着此次活动未取得完全成功。
简单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并未达成该类型案件完全构成所需的细项要求和环境条件。
更深入地说,犯罪未遂并非肇因于犯罪嫌疑人主观意愿,而是由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所导致。《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犯罪未遂的处罚根据是什么
针对犯罪未遂的惩治措施,其核心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所涉及的社会危害性;其次,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主观恶性。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情况,虽然犯罪未遂并未达成犯罪既遂的后果,但是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动,仅仅只是因为外界因素(且非本人意志)而未能得以顺利推行。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相较于犯罪既遂要轻微,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被忽略。实际上,我国刑法之所以对未遂犯作出明文规制,是出于预防犯罪的根本需求,通过对未遂行为进行惩处以达到遏制潜在犯罪滋生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行为人的主观蓄意以及对犯罪的充分准备程度。就量刑而言,对于犯罪未遂事例,可以参照对应的犯罪既遂事例,考虑给予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处理方式充分展现了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在惩罚罪犯的同时,也要根据犯罪行为当时的实施状态给出合理的量刑考虑。
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取决于实际损害和案件具体情况。通常,犯罪未遂的处罚会比既遂犯轻或减轻。具体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决定。无论如何,所有犯罪行为都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