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拘留期间做些什么
在刑事拘留期间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在我国的拘留措施中,通常会对被拘留人提供涵盖法律、道德、文化、时事、政策、所规、行为养成、技能培训以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向的教育服务。具体而言,拘留所务必要制定完备的教育体系,全面立体地针对被拘留人员开展多元深度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方面,可采用集体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心理矫治、亲友规劝、社会帮教及现身说法等多元化手段,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拘留所还应在被拘留人入所后的24小时内进行首次谈话教育,并在释放前再次进行谈话教育。对于被拘留人的集体教育课程,每周至少要保证1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
拘留,这一概念在法律上主要指的是扣留和拘禁。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对需要接受侦查的人员实施暂时性的扣押。而行政拘留则是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人员关押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不会超过15天,但如果存在数项违法行为且合并处罚,最长拘留期限不得超过20天。因此,行政拘留无疑是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九条
拘留所应当建立教育制度,对被拘留人进行法律、道德、文化、时事、政策、所规、行为养成、技能培训、心理健康等教育。
二、刑事拘留期满后会放人吗
实践中,刑事拘留期限届满之后发生的人员释放情况往往分为两大类。
一类情形是经过深入调查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涉案人员并未达到犯罪的程度,或是现有的证据尚无法证实其罪行成立,如此便可以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放其自由;
而另一类情况则是在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出众的刑事律师协助下,采取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的手段来处理案件,当然,除了这两类之外的其他情况,大多数涉案人员都需要继续滞留在看守所内接受羁押直至审判结果公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三、被刑事拘留了都会有律师来援助吗
在刑事拘留之后,律师并不会自动为每个人提供援助服务。然而,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他们有权利自主聘请辩护人。如果由于经济贫困或其他某些特殊原因,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法自行聘请辩护人,那么他们本人以及他们的近亲家属都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申请。对于那些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者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盲人、聋人、哑巴等人,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则必须指派一名律师为他们提供辩护服务。总的来说,在刑事拘留之后,人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取律师的帮助,即自行聘请辩护人和申请法律援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自动得到律师的援助。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事例的性质、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在刑事拘留期间,被拘留人应合理安排时间,接受法律、道德、文化等多元教育,通过集体、分类、个别教育及心理矫治等方式深化学习。拘留所会在入所24小时内及释放前进行谈话教育,每周至少保证10课时集体教育。拘留是紧急情况下对需侦查人员实施的暂时性扣押,行政拘留最长不超过20天,是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