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处置,需视具体情形而定。一般而言,若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察觉有其雇员涉及此类犯罪行为,他们会
首先启动内部调查程序,并在调查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提出正式报案。一旦公安机关接收到报案,且经审查认定该行为已构成犯罪,便会依法展开立案侦查工作,从而使案件步入司法程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诉讼阶段。
然而,是否选择报案则主要取决于所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相关证据的充足与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的既遂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罪的既遂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筹备阶段产生并持续的实际损害结果,若与最终导致的严重损害后果并非一脉相承,即不能视为既遂;
2、在事发过程中,如果因果关系链条出现断层或违背通常认知的现象,就无法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既遂。
具体来说,所谓交通肇事罪,乃是指违反相关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违规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给他人带来重度伤害、致人死亡,或是致使公共及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必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390万怎么判
所谓职务侵占罪,乃是指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特定主体中从事职责相关工作的人员,主动地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不道德手段,将该单位所拥有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即在我国法律意义上被判定为“数额较大”的违法行为。若某人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涉及的金额高达390万元人民币,则会被视为“数额巨大”。依照我国的刑法规定,数额巨大者将会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包括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可能被附加执行上缴财产的惩罚。当然,实际量刑结果还将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罪犯本人对犯罪事实的认识及悔过态度,以及其是否愿意积极退还所侵占财物等等。在做出最后判定时,法院将全面衡量上述各方面因素,力求实现判决公正性与合理性。
职务侵占罪处置需视情况而定。公司、企业等发现雇员涉嫌此罪,先启动内部调查,再据实决定是否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并认定犯罪后,依法立案侦查,进入诉讼阶段。报案与否主要取决于损失程度和证据充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