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三轮车新交规如何规定的
电动三轮车现行交通法规的具体要求
我国最新交通法规针对电动三轮车制定了以下重要要求:
首先,电动三轮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
其次,整车质量上限为55公斤;
再次,规定电动三轮车电机额定功率为400瓦;
最后,电动三轮车必须具备脚踏行驶功能。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条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二、电动三轮车肇事是否属于机动车
电动三轮车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机动车领域中的一员。
从时速、自重以及体积上看,电动三轮车具备了机动车所应有的属性和特征,因此无法单纯依据产品是否纳入国家相关产品目录这个标准来淡化其潜在风险,进而减轻涉案人员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
1.公安部门交通管理机关针对这一问题曾给予明确回应,将电动三轮车视同机动车辆进行相应处理。
2.电动三轮车虽然在本质上被归类为机动车,但是并非被允许在道路上行驶的合法机动车种类,相反它可能是一种被禁止上路行驶的未经授权或者非法拼装、组装的机动车类型。
3.电动三轮车无论在时速、自重以及体积上都展现出了机动车所应该具备的特性和要求,因此,我们不应仅仅因该产品未被国家相关产品目录收录便轻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降低对事故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电动三轮车和汽车追尾责任怎么判
关于追尾交通事故责任的判断问题,一般遵守以下基本原则:追尾车辆必须保持与前方车辆的适当安全距离。如果在行进过程中,电动型三轮车与汽车发生追尾,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责任应主要由后方车辆承担。然而,在最终确定责任归属时还须全面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例如:两辆车的行驶速度、是否涉及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饮酒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道路状况以及天气环境等。倘若汽车方存在过错,比如突然变更车道、紧急制动等引发追尾事件,那么汽车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拍摄相关照片作为证据保存,同时尽快与当地交警部门取得联系,以便交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事故责任作出准确的认定。
我国现行交通法规对电动三轮车的明确规定,包括速度限制在25公里/小时,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电动机功率限制为400瓦特,以及必须配备脚踏功能以确保安全驾驶。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