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回重审案件改判可能性的探讨
作为民事诉讼程序中所确立的一项核心制度,“发回重审”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机制主要适用于二审法院在受理了上诉案件后,经审理发现原一审法院所做出的判决中存在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有所欠缺的情况;或是一审判决在履行法定程序上存在瑕疵,这有可能会导致案件的正确判决受到影响;亦或一审判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遗漏了部分当事人或诉讼请求等四种情形。在此基础上,二审法院有权依法作出撤销原一审判决的裁定,并将案件发回至原一审法院进行重新审理。因此,在具备新的证据支持的前提下,通过发回重审的方式来改变原判决结果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二、发回重审的案件还能上诉吗
若涉及发回重审的情况乃二次审判案件,则无法再次向上级裁判机关提出上诉申请;
反之,若是初审案件,当事人享有向上一级裁判机构提起上诉的权利。
鉴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采取的是二审终结制原则,除了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属终局性的此类情况之外,其他权力分立的地区法院所产生的初审判决或裁定,均不得被视为终审判决与裁定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三、发回重审的案件一审怎么判
在经过发回重审的事例中,初级法院将重组审判团队,对事例再次进行审理及裁决。此过程中的判断结论将依据原始审理中排查实证以及相关法律条款的运用而得出。普遍而言,初级法院会重新审查事例原始审理中的所有证据材料,并全面分析各方当事人的阐述与辩论。若在此次复查中发现新的证实事例真相的证据及事实,且这些新发现的证据及事实足以支持原告最初的诉讼请求,那么原审法院就有可能判定原告胜利;然而,若在该次复查中搜集到的证据显示不足,或者被告有合法的抗辩理由时,初级法院也很有可能判定被告获胜,甚至可能是部分获胜。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发回重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原审判决在事实认定上存在模糊不清、法律条款适用错误或者程序违规等问题。因此,重审的初级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仍然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以确保最终的裁判结果公正公平。
发回重审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当二审法院发现一审判决存在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瑕疵等问题时,会撤销原判决并发回重审。因此,在具备新证据支持下,通过发回重审改变原判决的可能性较大。这一机制有助于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准确的审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